
車間內工人們在給扁肉皮稱重。
11月10日,走進淳之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1號車間,空氣中彌漫著面粉的麥香和肉餡的鮮香。
肉餡區內,一條條里脊肉在自動化設備的切割下化作細膩的肉糜;制皮區內,面粉在機器的碾壓下壓成0.02厘米的面皮,薄如蟬翼卻韌勁十足;包制區內,百余名工人手指翻飛,一捏一合間,一顆顆飽滿的扁肉躍入托盤。
“這層皮,我們整整琢磨了3年,厚度僅為0.02厘米,我們叫它‘蟬衣皮’,薄到可透光。”公司總經理張萬旗站在生產線旁,小心翼翼地捏起一片扁肉皮,輕輕一拉,面皮如絲綢般舒展卻不見斷裂。“‘蟬衣皮’配上里脊肉,封口緊實,口感飽滿,味道與傳統扁肉一模一樣!”
新品小扁肉的背后,是一條年產值規模達5億元的現代化產業鏈。2023年10月,得益于沙縣區委的回引政策,福建淳百味餐飲發展有限公司將食品智造工廠落地沙縣并正式投入生產。占地20畝的工廠按照FSSC22000國際食品安全體系標準建設,不僅年產扁肉、蒸餃等產品數萬噸,更帶動就業百余人。
“漂泊多年,終于把供應鏈搬回了家!”張萬旗坦言,作為沙縣人,回歸家鄉既是情懷,更是機遇。工廠端將產品進行標準化預處理后,配送到各個門店,每個產品都有SOP操作標準,確保執行規范、風味正宗;完善的運營管理體系,讓創業者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環節都有章可循……
眼下,這顆小扁肉正在以驚人的創新力“闖”進更廣闊的市場。在公司的創新清單上,扁肉早已突破傳統湯食的界限:炸得金黃酥脆搭配小番茄的“扁肉杯杯樂”、多種餡料口味裝在一起的“全家福”、能下火鍋的扁肉、做成兒童套餐的蝦仁魚籽小扁肉……“我們還開發了砂鍋扁肉、紙皮扁肉、商超零售裝備,讓各類消費者都能選到心儀的產品。”張萬旗如數家珍地介紹。
近日,在第三屆“良渚文創市集”展會現場,淳百味展位前始終人頭攢動。不少消費者在排隊品嘗后感嘆:“太驚喜了!沒想到扁肉也能有這么多應用場景——火鍋里煮得更入味,炸得酥脆,而且不管哪種吃法,肉餡的口感都保持得很好!沙縣小吃真是越來越時髦了。”
創新不止于產品本身。近年來,沙縣區持續推動小吃產業朝“標準化、連鎖化、產業化、國際化、數字化”方向提升。如今,前端超9萬家沙縣小吃門店的需求,反向推動既有供應鏈升級;供應鏈的標準化生產,又帶動本地種植養殖業發展,形成全產業鏈良性閉環,助力沙縣小吃這一富民產業做大做強。(沙縣記者站 吳偉 許琰 文/圖)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