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運激情碰撞嶺南文脈,花都區三大非遺瑰寶亮相“十五運”媒體中心嶺南非遺和廣東潮玩展覽,以匠心之美向世界講述廣州故事!

花都非遺閃耀十五運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灰塑爆款文創《木棉花開》以石灰、稻草、紅糖、糯米等原材料制作而成,象征著奮發向上的精神,寓意生活和事業紅紅火火,體現了嶺南人的精神品格,這款斬獲“廣州十大手信”的佳作,讓花都非遺在方寸間煥發新生。

花都非遺閃耀十五運

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核桃鑲嵌技藝更添生活意趣,野生山核桃經陳化、切割、鑲嵌等多道工序,化身精致提籃、紙巾盒、藍牙音箱,天然核桃紋路是獨一無二的匠心印記,讓傳統技藝融入現代美學。

花都非遺閃耀十五運

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廣州琺瑯制作技藝產品銅胎琺瑯蝴蝶放大鏡,以紫銅為胎,經制胎、掛釉、彩繪、多次窯燒等十余道古法工序淬煉,既延續了清代掐絲琺瑯“中西合璧”的紋飾傳統,又以靈動的蝴蝶形態呼應嶺南生機。

花都非遺以多元形態亮相全運舞臺,在境內外記者們眼前展現嶺南工藝的精湛與靈動。駐足“十五運”媒體中心嶺南非遺展和潮玩展覽區,觸摸灰塑的細膩質感,欣賞廣州琺瑯的釉色溫潤,把玩核桃鑲嵌的巧奪天工,讓體育盛會成為文化傳播的橋梁,讓花都非遺之美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近年來,花都區非遺保護成果豐碩,已公布七批次共41項非遺代表性項目,認定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44人,通過創新舉辦“五在活動”(在校園、社區、景區、博物館、商圈)覆蓋全區,開設灰塑、廣州琺瑯等非遺特色課堂,每年吸引超20萬人次參與非遺宣傳普及,并打造全市首個非遺VR云展廳。同時推動“非遺+產業”融合,瑞嶺盆景年產值破3億,瑞嶺村獲“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七溪地芳香產業、釘金繡時尚秀等入選省優秀案例,讓非遺從“活態傳承”邁向“活力振興”。

花都區將繼往開來,以本次“十五運”媒體中心嶺南非遺和廣東潮玩展覽為契機,深耕本土文化沃土,以更富創意的形式活化非遺,助力非遺產品開拓市場,讓花都非遺的魅力深植粵港澳大灣區,打造花都非遺樣本。(來源:花都區委宣傳部)

編輯:羅世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