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甘肅成縣雞峰鎮被一層淡淡的寒意輕撫,卻也因暢行無阻的路網而煥發出別樣的生機與活力。一條條平坦整潔的鄉村公路蜿蜒伸展,如同靈動的脈絡,串聯起鎮里的各個村落與產業區域,勾勒出路暢、村美、產業興的鄉村山水畫卷。

金葡村群眾修復懸空路面(成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車子走在通往金葡村的通村公路上,放眼望去,連綿的青山間,群眾三三兩兩,或用鐮刀清理道路兩旁的雜草,或清理排水渠內的雜物,他們臉上洋溢著笑容,干勁十足。

“我村聚焦保暢通、除隱患、提顏值的農村公路養護目標,組建10人的村級公路養護隊,常態化開展修復路面、清理排水渠、補栽花卉提升景觀,形成了農村公路有人管、有人干、有標準的工作格局。”雞峰鎮金葡村黨支部書記張克鋒說。

農村公路大養護行動是雞峰鎮今年推進鄉村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針對鎮域內農村道路養護量大、面寬的難題,雞峰鎮建立起“鎮級統籌+村級聯動+網格排查”三級隱患排查機制,聚焦路面、路基、涵洞、邊溝、安防設施及路域環境等重點,對全鎮650余公里村社道路開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拉網式大排查,建立起隱患臺賬。同時,按照“分類施策、標本兼治”的原則,對各類排查出的道路隱患開展精準化整治攻堅,各村黨員干部主動亮身份、扛責任,帶頭投身清溝、培土、補路等攻堅任務,以實際行動帶動群眾自愿投工投勞,形成全民參與、全域推進的養護熱潮。

“今年以來,我們累計發動2500余人次,修整路肩140公里、疏通邊溝115公里、清理滑坡塌方16處800余方、修復懸空路面9處約4公里、修補破損路面45處約3公里。同時,在主干道及村社道路兩邊補栽馬蓮約30公里,不僅有效增強了路基穩定性,更營造出‘路在綠中延、車在景中行’的生態景觀效果,實現了公路功能性、安全性與觀賞性的有機統一!彪u峰鎮副鎮長姚小平說。

鄉村公路是群眾出行的“幸福路”,也是產業發展的“致富路”。雞峰鎮在做好公路隱患排查與整治的同時,還積極探索“公路+”發展模式,將公路建設與特色產業、鄉村旅游等深度融合,一條條縱橫交錯的農村公路,串起千家萬戶,連接起廣闊鄉村的新生活,成為連接外界的“幸福紐帶”。

“以前我們賣核桃、藥材要步行背到鎮上,雨天摔個跟頭是常事!彪u峰鎮金葡村種植大戶張會林指著路邊晾曬的中藥材感慨,“公路暢通了,中藥材從地頭就能裝車,大大地節省了人力和運輸成本,種植的效益提升了很多!”如今貨車直通家門口,中藥材、核桃等土特產出村更便捷,公路對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更加明顯。

在種植大戶的帶動下,金葡村不僅發展苦參、桔梗等中藥材2470畝,核桃780余畝,而且成功引進縣內龍頭企業投資300萬元,建成540畝的林下經濟種植基地,帶領群眾種植天麻、淫羊藿等特色中藥材,用新的理念和技術,進一步推動了鄉村產業的升級和創新,讓鄉村發展煥發新的活力。

文旅發展同樣借路起飛。雞峰鎮借助雞峰山國家森林公園這一核心文旅IP,精心打造“公路+農家樂”集群,推出柴火雞、山野菜等特色美食,讓游客在賞景之余品味鄉村風味,直接解決60余名當地群眾就近就業,推動鄉村旅游從“單點分散游”向“全域聯動游”升級,進一步釋放“路連景、景帶業”的旅游經濟活力。

“以前山路彎彎難行,想帶家人來雞峰山看云海都犯怵,現在旅游公路又寬又平,縣城開車半小時就到,沿途還能賞風景、摘果蔬,太方便了!”來自陜西漢中的游客李合政站在雞峰山觀景臺,望著腳下蜿蜒的生態旅游路感慨道。

公路大養護行動不僅暢通了群眾的出行路,還拓寬了產業發展的致富路。成縣雞峰鎮以“公路+產業+文旅”深度融合為突破口,將鄉村公路作為撬動鄉村發展的“關鍵支點”,真正實現了“車在景中行,人在畫中游”,讓“最美風景在‘路’上”從愿景照進現實。(來源:成縣縣委宣傳部)

編輯:徐倩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