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大冶11月12日消息(記者左洋 通訊員劉彬)一個個重點項目建設加力提速,一項項惠民舉措落實落細,一件件好事喜事振奮人心……金秋時節,湖北省大冶市處處迸發著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與活力。
今年以來,該市深入貫徹落實“干部素質提升年”要求,以“學”拓視野,以“煉”強本領,以“干”促擔當,強化思想淬煉、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引導廣大干部勇爭一流、擔當作為,以高素質隊伍保障高質量發展,在服務全省大局中彰顯大冶擔當。
比學趕超 搶占“爭先”制高點
思想引領,學習在先。加快建成支點,必須強化支點意識、抬升發展標桿,激揚爭第一、當標桿的志氣豪氣。
“江陰學習,讓我看到了發展差距、思想的差距。我們等不起、慢不得、更坐不。 贝笠笔邪l改局總經濟師吳志新感觸頗深。
今年,全國百強縣市排行榜上,大冶躍升至53位,江陰第2位。6月伊始,一場由大冶市委主要負責人謀劃、全市上下共同參與的對標學習行動開啟。
拉升標桿,是為勇爭一流。大冶市委出臺方案,明確在改革開放、作風建設、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多方面比學趕超,全市1529個基層黨組織開展“聚力建支點、沖刺千億市”大研討,進一步凝聚共識、厘清思路。
精心選派20名鄉鎮(街道)、重點部門干部分兩批赴江陰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跟班學習。通過項目研討、企業走訪、一線調研等,圍繞營商環境、科技創新、特色產業發展、基層治理、國企改革等“對癥取經”。
靈鄉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賀澤勝此行的重點是學習工業園區升級改造經驗。
靈鄉鎮靈成工業園是全省首批鄉鎮工業園,2004年被確定為“湖北省特鋼模具裝備制造產業園”“湖北省精密鑄造產業園”,擁有工業企業37家,各類鑄造企業28家,從業人數達4000余人。但近年來面臨土地、能耗、環保等資源要素約束趨緊,亟須升級改造。
悟江陰智慧,破本地難題!耙援產論英雄,學習江陰‘工改’(工業園改革)經驗,破解園區‘集群集聚綠色低碳’密碼!辟R澤勝表示,將以“他山之石”琢好“自身之玉”。
7月29日,靈成產業園內,大冶市旺成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鑄造技改升級項目高爐正式點火投產,這簇熊熊烈火勢必點燃老牌工業園區的涅槃重生。
立足快于、好于、優于、強于省內外同類地區,大冶市還推動15個鄉鎮、街道和市直部門走出“舒適區”,確定對標對象,深入學習經驗,進一步提升干部支點意識,推動各項工作往前趕、上臺階。
實戰礪能 攻堅一線當“擂臺”
事業發展沒有止境,干部的能力建設沒有止境。廣大干部只有強內功、修實功、練硬功,磨好“金剛鉆”,才能攬好“瓷器活”。
大冶把賽場設在改革創新、項目建設、基層治理等攻堅一線,重點推進“四個十”交流任職歷練和服務支點建設“四個一批”專項掛職,推動43名敢擔當、善作為干部跨領域、跨層級、跨行業交流,選派37名綜合素質好、有發展潛力的干部到“五大攻堅行動”吃勁崗位鍛煉,引導干部在“聚力建支點、沖刺千億市”火熱實踐中補短板、強本領、拓格局。
項目攻堅一線“靶向紓困”。高新區深化“專班+項目秘書”機制,黃國兵、鐘強等干部將辦公室搬到項目現場,圍繞用地、水電氣、配套設施等關鍵環節,主動靠前,跟進服務。深入推行“容缺+承諾制+并聯審批”“六證同發”“分階段施工許可”等多項改革,審批流程持續“瘦身”,“交地即交證”“交證即開工”成為常態,項目落地跑出令人矚目的“高新速度”。
服務企業一線“把脈開方”。大冶市企業服務中心每周五定期開展“企業接待日”活動,市領導“坐診接訴”,通過現場辦公、精準施策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累計解決各類陳年難題113個,為61家企業授信56.1億元,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鄉村振興一線“技術攻關”。大冶市種植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郭瑞光積極引進先進綠色防控手段,推廣生物農藥20余噸,帶動全市20余萬畝綠色防控,有效誘捕害蟲,保障農作物健康生長,農戶畝均節本增收達150元。
從“會場研討”到“現場解題”,從“政策云端”到“攻堅一線”,大冶干部在支點建設的火熱實踐中經受鍛煉、增長才干、淬火成鋼。
激勵擔當 讓“善為者”敢作為
干部作風能力好不好,要從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來檢驗。
4月10日,天氣預報預測一場罕見大風即將來臨。大箕鋪鎮葉家莊村“兩委”緊急召集各灣包保村干部,組建巡查小組,備好照明、雨具、急救藥品等應急物資,擬定疏散路線,并逐戶開展排查。
排查過程中,該村黨支部書記曹黑彪發現一名70歲獨居老人的房屋屋頂瓦片松動、墻體受潮開裂,存在坍塌風險。危急之際,他立即聯系鎮應急辦、城建辦將老人緊急轉移。
次日,受惡劣天氣影響,該房屋坍塌。因轉移及時,老人生命安全防線得以牢牢守護。曹黑彪的成功避險案例獲應急管理部通報表揚。
作風一變干勁足,作風一變局面新。辦好一件件民生實事就是生動注腳。
東風路三里七湖大橋建成通車,出城時間縮短15分鐘;全市中小學校安裝空調3072臺,“清涼校園”全面實現;新建城鄉養老服務綜合體3個,新改擴建老年助餐點20家,適老化改造350戶,養老服務可感可及……這些成果的取得,無不彰顯著干部作風能力的變化。
“為擔當者擔當,為干事者撐腰,大力營造崇尚實干、激勵擔當的濃厚氛圍!贝笠笔形M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冶市強化精準考核、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相結合,激勵干部在支點建設中擔當作為、奮勇爭先。
出臺系列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具體舉措,突出實干實績,打破隱性臺階、不搞平衡照顧,堅持向基層一線、急難險重崗位的優秀干部傾斜,對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中敢于擔當負責、勇于攻堅克難、善于創新突破、取得突出成績的干部,優先提拔使用、優先晉升職級,樹牢重品行重實干重實績的鮮明導向。
一體推進糾治風氣、嚴懲腐敗、強化教育、完善制度、優化治理,常態化糾治不擔當不作為行為,對政治素質不過硬、理想信念不堅定、斗爭精神不夠、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強的干部,及時談話提醒、調整處理,著力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良好氛圍。
奮進支點,使命如磐。大冶干部不斷強化支點意識、抬升發展標桿,以爭先競進之勢、跨越突破之勢、善作善成之勢,凝聚起支點建設的強大氣場,朝著“跨越千億”大步邁進。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