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服裝電商主播進行直播帶貨。 (湖北日報通訊員 劉銀斌 攝)

“11月11日當天,我們的訂單量達11萬單,女裝連衣裙、套裝等暢銷國內外。”11月13日,在中國(天門)服裝電商城內,湖北萊依窕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周龍偉穿梭于3000多平方米的倉庫中,盤點“雙十一”后的庫存。

據統計,今年“雙十一”期間,天門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30%,這正是天門紡織服裝電商產業強勁發展的一個縮影。

今年1月至9月,天門快遞業務量已達3.1億件,超過去年全年總量;同期服裝電商交易額達509億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湖北服裝看天門,天門服裝出國門。”如今天門已構建起從紡紗、織造到跨境物流的完整產業鏈,紡織服裝相關市場主體超1.3萬家。

這座不靠海、不沿邊的內陸城市,如今每天向全球發出超300萬件服裝,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衣櫥”。

全鏈發展

從“無布之困”到“衣鏈閉環”

“服裝產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產業鏈完整性的競爭。天門能在短短幾年內實現從‘代工貼牌’到‘全球直供’的躍升,核心在于構建了一條自我循環、高效協同的全產業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會長徐建華如此評價。

十年前,天門還深陷“無布之困”:90%的面料依賴外購,一顆紐扣都需從浙江、廣東調運。服裝企業困于“來料加工”的低利潤環節,生產周期長達半個月。

轉機始于2021年。隨著沿海地區成本攀升與天門“歸雁工程”政策形成合力,數萬名南下打拼的“天門服裝人”帶著技術、經驗和資金返鄉創業。

天門以“鏈式思維”重塑產業格局,首先向上游突破,投資80億元打造化纖紡織產業園,引入聚合物切片、紡絲、織布等15家上下游企業,構建“原料—紡絲—織布—制衣”的完整閉環。

如今,園區年產滌綸絲、錦綸長絲等原料超50萬噸,目標直指湖北省最大的化纖紡織產業基地。“面料外購”成為歷史,“本地供應、快速響應”成為新標簽。

中游的產業集聚彰顯“集群效應”。中國(天門)服裝電商城、白馬服裝原創電商基地等園區吸引200余家企業入駐,形成“核心工廠+衛星工廠+家庭作坊”的協同網絡。面輔料“次日達”成為現實,生產周期從15天壓縮至3天。

在新同發服裝輔料門店中,拉鏈、紐扣、吊牌等600余類輔料琳瑯滿目;生產車間內,自動化生產線有序運轉,定制化的包裝袋、商標吊牌如流水般產出。“生意火爆,目前日產量已達80萬件。”負責人彭平波感慨,“以前包裝袋要從義烏進貨,如今本地一站式配齊,效率提升一倍。”

下游的市場觸達,讓天門服裝真正“飛”向世界。在國內,天門憑借全自動分揀與精準補貼,成為湖北物流成本最低的區域之一;在海外,通過“千帆出海”計劃,持續拓展全球市場。

產業鏈閉環的高效運轉,成為天門服裝走向全球的堅實底座。

數字變革

從“汗水制造”到“智慧創造”

走進永佳服飾的智能車間,工人們在吊掛生產線前有序忙碌,各生產班組前的電子看板實時顯示目標產量、實時進度、返工率等關鍵數據。

“一件衣服從進廠到成品平均只需3到4分鐘。”永佳服飾生產廠長劉俊娟介紹。

更令人驚嘆的是“即需即造”系統。物聯網芯片實時采集200多項生產數據,“數字孿生”技術構建的“鏡像工廠”與實體產線同步運行,AI智能排產系統能同時處理來自紐約、曼谷、迪拜等地的差異化訂單需求。

“這讓我們能從容應對直播爆單。”劉俊娟說。

如今在天門,智能制造深度應用,AI排版、自動裁剪、智能吊掛等新技術快速普及。中國紡聯秘書長夏令敏預測:“3年內,自動化設備滲透率將達80%,首單周期縮短至48小時。”

創新舉措推動產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前端研發設計環節,天門與武漢紡織大學等高校合作建立研發中心;后端營銷服務環節,涌現出電商代運營、網紅孵化等專業機構。

“我們不僅要做好衣服,更要做懂消費者的衣服。”這已成為天門服裝人的共識。

數字化變革帶來質的飛躍:2021年至2024年,天門服裝電商交易額從70億元躍升至513億元,今年預計將達700億元。在抖音、拼多多等平臺,天門女裝銷量穩居湖北省首位。

跨境出海

從“內陸小城”到“世界衣櫥”

11月12日,在天門翔曼服飾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趕制發往北美的棉服訂單。

“訂單主要來自跨境電商平臺希音,銷往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地區,日均生產3000到4000件。”公司負責人洪朋雙介紹。這位曾經的制衣工人,如今經營著年產值超2000萬元的跨境電商企業。

天門的全球物流網絡正加速織就。2024年10月,天門東盟(泰國曼谷)海外倉揭牌,助力天門服裝出口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緬甸等東盟國家,成為構建“國內直采中心+海外倉”全球網絡的關鍵一步。

此后,天門相繼在美國、日本、馬來西亞等關鍵市場落子布局。這些海外倉全面接入TikTok、Amazon等平臺,成功賦能天門90%的服裝企業以“海外倉直發”模式觸達全球消費者。

“天門衣尚”借此銷往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希音、Temu等國際主流平臺的市場份額持續攀升,穩居湖北第一。

更深遠的變化正在發生。天門從產品出口升級為模式輸出。天門千廣傳媒有限公司為泰國上市公司暹羅全球之家培訓直播人員,對方計劃打造800個直播間,專門銷售天門生產的服裝。

“天門衣商聚天門,天門衣裳天下聞。”商務部駐武漢特派員辦事處副特派員張楚虎感慨道。

根據規劃,到2030年,天門將培育10家年銷售額超30億元的自主品牌企業,建成六大核心海外倉,實現“7天全球達”的物流目標。屆時,天門服裝電商交易額將突破1000億元。

從漢江之濱到太平洋彼岸,天門正在編織一張聯通全球的服裝電商網絡。這條由數字化驅動、全鏈條協同、全球化布局的發展之路,不僅是天門服裝產業的現實寫照,更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實踐。(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莎莎 通訊員 熊文婷)

編輯:左洋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