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笑寒

隨著上市險企及旗下子公司陸續披露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財險公司上半年經營情況也逐漸浮出水面!蹲C券日報》記者據此統計,截至9月5日,已有86家財險公司披露上半年凈利潤,合計為527.18億元。

受訪專家表示,財險公司凈利潤同比有所改善,主要受承保端費用優化、賠付減少、投資收益回暖等因素影響。

78家險企實現盈利

整體來看,上述86家財險公司中,有78家實現盈利,合計盈利529.05億元;8家有所虧損,虧損額合計為1.87億元。其中,申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蘇州東吳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時間較短,尚無可比數據。剔除這2家新成立險企后,其余84家險企凈利潤同比上漲32.2%。

具體來看,盈利險企中,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保財險”)、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產險”)分別以243.76億元、103.66億元的凈利潤額位居第一、第二。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凈利潤均超過10億元。

虧損險企中,新疆前海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現代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分別虧損0.51億元、0.44億元,位列第一、第二。

談及今年上半年財險行業凈利潤整體改善的原因,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龍格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這主要緣于車險產品承保端成本優化、大災賠付數額減少及投資端改善。

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半年財險行業凈利潤整體改善,主要受承保優化和投資回暖等因素影響。一方面,財險行業今年上半年綜合成本率整體下降,使得承保利潤顯著改善;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回暖也帶動投資收益提升,疊加去年同期凈利潤相對較低,使得今年上半年財險行業的凈利潤同比有所上漲。

綜合成本率有所改善

綜合成本率是衡量保險公司承保端盈利能力的關鍵指標,當其高于100%時,意味著財險公司在承保業務上出現虧損。反之,當綜合成本率低于100%,意味著財險公司在承保業務上實現盈利,在承保端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

財險公司經營業績印證了這一點。數據顯示,凈利潤排名前十的財險公司綜合成本率均低于100%,且保持在較低水平,平均綜合成本率約為94%。上半年虧損的8家財險公司綜合成本率則均超過100%。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財險行業綜合成本率有所改善。剔除1家因不適用披露標準而未披露綜合成本率的財險公司,85家財險公司中,43家財險公司的綜合成本率低于100%,數量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

對此,多家上市險企表示,綜合成本率改善受承保端費用特別是車險費用優化等因素影響。例如,中國平安2025年半年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平安產險整體綜合成本率同比優化,主要得益于車險費用優化及保證保險扭虧為盈。

中國人保副總裁、人保財險總裁于澤也在公司2025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當前,財險行業“反內卷”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以車險為例,通過實施“報行合一”,有力有效規范車險市場秩序。上半年,人保財險車險綜合成本率同比下降。

楊帆補充說,今年自然災害等大災事件相對減少,使得行業賠付率改善,同時行業主動優化業務結構,聚焦效益型險種,也提升了整體承保效率。

展望未來,龍格表示,預計財險行業將持續優化業務結構,深耕車險細分市場,并拓展經營責任險和健康險等險種。財險公司需持續通過科技賦能降本增效,構建差異化壁壘。

編輯:馮方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