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衍菘

日前,易方達基金、景順長城基金、銀華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同日公告,為旗下含“科”量較高的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新增流動性服務商。據記者梳理,下半年以來已有20余只科技類主題ETF完成流動性服務商擴容,其中超半數為年內新成立產品。

具體來看,11月5日,易方達基金發布公告,為促進易方達恒生生物科技ETF的市場流動性和平穩運行,根據有關規定,自11月5日起,易方達基金新增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為該基金流動性服務商。此外,景順長城基金、銀華基金也同日公告,分別為旗下機器人50ETF、5GETF新增流動性服務商。

為何基金管理人頻頻為旗下科技類主題ETF增加流動性服務商?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師崔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幾年,相較于寬基或其他行業主題ETF,科技類ETF大多有著較高的市場關注度,加之部分產品規模偏小、成分股流動性或存在一定不足等情況,其二級市場交易對流動性支持的需求就會更多一點,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基金管理人通過優化流動性安排來改善交易環境,增加流動性服務商便是其中的常見舉措。

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公募產品運營曾方芳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引入流動性服務商,能夠有效提升ETF的流動性水平。這些專業機構通過持續提供雙邊報價,有助于縮小買賣價差,降低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同時也能減少二級市場價格的異常波動,避免ETF交易價格過度偏離基金凈值。此外,在市場出現大額申購或贖回時,流動性服務商可及時提供流動性支持,保障ETF交易的平穩運行。

對于投資者而言,流動性服務商的加入正在實質性改善交易體驗。崔悅認為:“ETF的流動性很大程度上影響投資者的交易成本與執行效率。更多的流動性服務商有助于壓縮買賣價差、提升訂單深度,從而為投資者創造交易更順暢、交易成本更低的交易環境,特別是在市場波動加劇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因流動性不足導致的交易價格大幅偏離凈值的情況。”

不過,崔悅提示稱,基金管理人增加流動性服務商是改善流動性的重要輔助手段,但ETF流動性的根本仍依賴于產品自身規模的增長和底層資產流動性的支撐,這就要求基金管理人持續優化指數選擇與產品運作管理,聚焦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優質指數,提升跟蹤的精細化程度。

編輯:馮方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