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30日消息(記者 馮方)8月29日,中國銀行(601988.SH,3988.HK)舉行2025年中期業績發布會。在發布會上,圍繞凈息差下行壓力、資產質量管控情況、信貸資源配置方向等相關問題,中國銀行管理層分別進行了回應。

充分調動多方面積極因素 發揮對凈息差的支撐作用

上半年,中國銀行財務效益穩中有進。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會計準則,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294億元,同比增長3.61%,其中手續費凈收入同比增長9.17%;實現稅后利潤1261億元、本行股東應享稅后利潤1176億元,同比保持穩定,變動趨勢較一季度不斷改善。凈息差1.26%,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0.70%,凈資產收益率(ROE)9.11%,成本收入比25.11%,均保持在合理區間。

對于上半年的經營業績,中國銀行副董事長、行長張輝表示,主要呈現以下五個特點:

一是積極履行國有大行責任擔當。境內機構人民幣貸款較年初新增1.41萬億元,消費品“以舊換新”貸款較上年全年增長近3倍。二是持續創造較好的股東回報。股改上市以來,中行已累計分紅超過9400億元,2015年以來分紅比例一直保持在30%的較高水平。三是積極把握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市場機遇。率先發布“人工智能”“國車出海”等一系列綜合服務方案,加快建設“全集團+全市場”的開放式財富管理平臺。四是持續鞏固全球化優勢。上半年境外機構稅前利潤貢獻度達到29.76%,同比提升2.12個百分點。五是牢牢守住風險合規底線。首批完成核心一級資本補充,持續深化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全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集團不良貸款率、關注類貸款比率實現“雙降”,風險抵補能力保持合理水平。

低利率環境下,商業銀行凈息差持續面臨挑戰,指標表現一直備受各方關注。張輝介紹,近年來,境內銀行業凈息差普遍大幅收窄,中國銀行凈息差表現與全行業的變化趨勢大致相當。從上半年整體看,集團凈息差為1.26%,較上年下降14BP,較一季度下降3BP。其中,境內人民幣凈息差(1.32%)較上年下降12BP,較一季度下降2BP。

“綜合來看,凈息差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去年以來LPR持續下行、存量房貸利率調整以及美聯儲降息,多重因素導致資產收益率下降快于負債成本。”張輝表示,上半年中國銀行通過加大資產投放力度、持續優化負債結構、加強外幣資金統籌管理等措施積極對沖利率下行壓力,進入二季度后凈息差環比降幅出現大幅收窄。下半年,中國銀行將充分調動多方面積極因素,發揮對凈息差的支撐作用:一是持續加強存貸款管理,有效對沖LPR下行壓力。二是把握美元利率高位時機,進一步加大外幣債券投資力度,提升外幣資金運用效率。三是充分發揮全球化優勢,助力穩定集團凈息差。

繼續助力化解重點產業結構性矛盾 保持資產質量平穩

上半年,中國銀行資產負債規模穩健增長,資產質量保持穩定。報告期末,中國銀行資產總額達到36.79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93%;負債總額33.66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85%。此外,不良貸款率為1.24%,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197.39%,風險抵補能力合理充足。

談及目前風險管控的壓力,中國銀行副行長武劍表示,主要來自以下三個重點領域:

境內對公方面,主要是地產風險仍在持續出清。從新發生不良情況來看,房地產業仍是境內新發生不良第一大行業,但實質新增同比已呈現下降趨勢,隨著房地產供需兩端政策同向發力,預計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步實現“止跌回穩”。個人業務方面,上半年個人經營貸款和個人消費貸款新發生不良同比有所增加,預計資產質量管控將持續承壓,中國銀行將加強風險前瞻性管控及貸后管理。境外業務方面,上半年新發生不良同比有所下降,但下半年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尚未減弱,中國銀行將進一步強化重點領域、區域的風險研判及應對化解,加大優質客戶的差異化支持力度,推動海外業務更高質量地發展。

“展望下半年,預計我國經濟將延續穩中向好的態勢。中國銀行將繼續統籌發展與安全,我們也有信心保持2025年全年集團資產質量的穩定。”武劍說。

近期,“推進重點行業產能治理”等政策對行業提出新的要求,中國銀行的授信策略、信貸敞口和資產質量水平將有何變化?

武劍表示,中國銀行持續跟蹤研究相關行業發展趨勢,近一年多來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光伏等產能治理的重點行業,對行業信貸政策、客戶授信策略等及時進行調整優化,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業務發展和風險管理理念,助力部分結構性矛盾突出的產業優化結構、提質升級。一是對重點產業實施差異化策略,“有扶有控”支持優質產能,合理控制落后產能授信。二是支持產業內企業市場化兼并重組,提升優質龍頭企業行業集中度。三是支持重點產業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聚焦產業技術攻關和培育新增長點等,促進產業向高端化發展。

“目前,中國銀行重點產業授信業務規模合理、資產質量穩定。我們將認真按照政策導向、結合業務實際情況,繼續助力化解重點產業結構性矛盾,保持資產質量平穩。在防范風險的同時,積極關注行業內整合兼并的業務機遇。”武劍說。

用好注資帶來的資產業務發展空間 緊扣價值創造配置信貸資源

6月份,中國銀行首批完成1650億元核心一級資本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57%、18.67%,比增資前分別提升0.75個百分點、0.69個百分點。注資完成后,中國銀行全年信貸增長計劃會如何調整?信貸投放將如何擺布?

“核心一級資本是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驅動,從過往經驗來看,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具有‘杠桿效應’,每增加1元核心資本注入,可撬動數倍資金的投放規模。從長期來看,本次增資將促進我行以更充足的資本實力、更優化的金融服務、更有效的風險管控,持續為實體經濟注入活力。”中國銀行副行長楊軍表示。

他介紹,上半年,中國銀行積極落實宏觀調控政策要求,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發揮好國有大行的主力軍和壓艙石作用,信貸總量保持平穩均衡增長。6月末,中國銀行境內人民幣貸款比年初新增1.41萬億元,同比多增約2000億元。

“下階段,隨著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效應的持續釋放,預計市場活力逐步增強、實體經濟有效需求保持平穩。”楊軍表示,中國銀行會用好此次注資帶來的資產業務發展空間,緊扣價值創造配置信貸資源,按照既定計劃做好有關信貸投放工作,在保持信貸總量平穩均衡增長的同時,進一步提升資金運用效率與金融服務水平,夯實客戶基礎和優質項目儲備,調存量、優增量、提質量,扎實做好“五篇大文章”,持續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一是打造科技金融核心能力,建立商投行高效協同機制,持續提升立體化的網絡覆蓋能力、專業化的股權投資能力、差異化的信貸支持能力、多元化的融資籌資能力,以及市場化的風險分擔能力,深入推進科技創新服務生態圈建設。

二是助力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積極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和重點領域標志性項目,支持制造業轉型升級,為新舊動能平穩接續轉換提供有力支撐。

三是鞏固綠色金融發展優勢,重點加大清潔能源、節能降碳、綠色交通等重點領域拓展,優化產品服務,創新推廣碳排放權抵質押貸款、轉型貸款等新產品。

四是做好穩外貿、穩外資的金融服務,全力配合商務部打造“投資中國”金字招牌,舉辦相關推介和宣傳活動,聚焦外向型經濟客群,推動跨境貿易便利化綜合服務方案、跨國企業發展綜合金融服務方案落地,支持企業有效應對國際經貿新形勢。

五是推動消費貸款提質增效,助力“以舊換新”和“國補”加力擴圍,做好居民消費品以舊換新金融服務;全力落實財政部“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保障政策紅利直達廣大消費者,為激發消費潛力貢獻金融力量。

六是落實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和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政策要求,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強化公私聯動,有效提升一手房貸款業務競爭力,加力拓展二手房貸款業務,配合做好個人公積金貸款服務,有力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精準對接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若干措施,落實多項紓困政策要求,強化信貸資源傾斜,有效推進小微企業融資“保量、提質、穩價、優結構”,為客戶持續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

編輯:冀文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