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緊扣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目標,以生態優先為底色、以精細治理為抓手、以民生改善為核心,通過機制創新、設施升級、文明培育三維發力,推動城市建設實現“顏值”與“內涵”雙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節節攀升。
在基礎設施升級改造方面,祁連縣投入2600萬元對元通、富康等16個老舊小區實施屋面防水、管網改造及綠化工程,并在石榴籽家園等小區新增停車位和新能源車充電設施,48個“三無”小區通過成立業主委員會實現自治自管,老舊小區煥發新生。
為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停車難、環境差”等問題,祁連縣累計新增停車場26個、停車泊位1620個,配置垃圾分類箱530個,完善斑馬線83處,安裝人民路交通隔離帶1800米。城市道路路網從“三橫七縱”升級為“六橫十三縱”,總里程增至28公里,通行效率大幅提升,城市功能更加優化。
祁連縣還構建起縣、鄉、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矩陣,組建159支志愿服務隊伍,7186名志愿者常態化開展“敲門行動”“帳篷課堂”“馬背圖書館”等特色志愿服務活動,年均服務群眾超2萬人次。通過“文明大篷車”“鐵村大喇叭”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黨的政策和文化服務送到農牧民身邊,讓文明新風融入草原深處。
如今的祁連縣,不僅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更成為“2025全國縣域自駕游標桿縣”,“北駕祁連·9號公路”獲評“中國五大最美自駕線路”之一。從老舊小區改造到交通路網優化再到文明風尚培育,祁連縣正以“繡花”功夫繪就高原城市文明新畫卷,讓“天境祁連”的底色更鮮明、群眾的幸福更具體。(馬德平 楊春麗)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