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青藏高原的藍天白云化作畫紙上的斑斕色彩,當雪域孩童的純真夢想跨越三千公里的山海,一場連接高原與京城的藝術對話正式開啟。近日,“與美童行”兒童藝術展——“‘盒’而不同:高原童心的N種可能”在北京韓美林藝術館南展區拉開帷幕,252件來自海東市平安區的兒童藝術作品集體亮相,讓首都觀眾沉浸式感受雪域高原的童真世界與文化魅力。

本次展覽由北京韓美林藝術館主辦,今年1月份一輛載著10000多個藝術手工盒的卡車從東海之濱啟程,橫穿大半個中國來到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韓美林藝術基金會將一個個小小的“與美童行”藝術手工盒交到孩子們手中。當第一個手工盒翻過海拔4000米的埡口,海東市平安區的孩子們悄悄開始了他們的“造夢計劃”。經過青海高原的小小藝術家們的純真視角和無限想象力,打開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如今,這些誕生于高原的作品,如同小小信使,翻山越嶺,將高原孩子們的純真與想象,呈現在北京參觀者們的面前。

“這幅《我的家鄉》是海東市平安區小峽中心學校四年級3班的王亞萍畫的,她把青海湖畫成了彩虹色,說這是她心中最美麗的湖泊。”展覽策展人介紹,為了讓更多高原兒童擁有展示藝術才華的平臺,本次展覽集中呈現了“與美童行”兒童美育課堂公益項目的部分成果,展示了來自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20所學校的孩子們,利用“與美童行”藝術手工盒創作的252件藝術作品,其中包括繪畫、手工藝品、立體裝置等多種形式,全面呈現了高原兒童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和驚人的創造力。

展覽現場,不少觀眾被作品中純粹的情感所打動。來自北京某小學的教師王女士帶著學生們前來參觀,她感慨道:“這些作品充滿了生命力,讓孩子們看到了不同地域的童年生活,也拓寬了他們的文化視野。”一位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參觀者劉雯菁則表示,高原兒童的創作不受技巧束縛,這種原生態的藝術表達恰恰是最珍貴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的作品還通過數字化傳輸功能上傳到網絡上,讓這些高原兒童的作品像一座橋梁一樣,連接起雪域與京城的情感,助力高原藝術教育發展。韓美林藝術基金會理事長周建萍表示,未來將繼續搭建這樣的交流平臺,讓更多鄉村兒童的藝術夢想得以綻放,讓不同地域的文化在交流中碰撞出更絢麗的火花。

據悉,展覽自開幕以來,已吸引近兩萬名觀眾前來觀展。展覽將持續至11月下旬,免費向公眾開放。屆時,更多北京市民將有機會走進高原兒童的藝術世界,感受那份跨越山海的童真與熱愛。(祝美甲)

編輯:汪曉青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