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祁連縣聚焦“三農”基本盤,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進一步挖掘增收潛力、拓展增收渠道、完善增收手段,全縣農牧民可支配收入實現穩步增收態勢。據統計,前三季度祁連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53元,同比增長6.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7%)1.1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8%)1個百分點,高于全州平均水平(6.6%)0.2個百分點,增幅位列全省首位。

廣泛拓寬農牧民就業渠道。全縣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6191人次,脫貧人口務工就業2468人次,8家就業幫扶車間累計吸納就業人員372人,生態管護員人均年增收1.57萬元以上。嚴格落實重大項目建設聯農帶農機制,投資3615.37萬元推廣以工代賑項目4項,23個重大項目就近吸納本地務工人員257人,發放勞務報酬385.24萬元,帶動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牛羊產業解鎖致富密碼。全面落實草原生態獎補、就業專項資金、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等惠農補助政策,累計發放各類補助資金9762.82萬元。制定印發《祁連縣2025年促進牛羊出欄補助資金實施方案》推動牲畜出欄,截至目前,牛羊出欄44.8萬頭(只),發放牛羊出欄獎補資金65.75萬元。同時,通過在西寧市舉辦“祁連羊”特色農畜產品專項促銷活動,祁連牛羊肉實現從“賣產品”向“賣品牌”“賣價值”轉型,祁連羊收購均價由原來的25元/斤漲幅至30元/斤,銷售均價由原來的30元/斤漲幅至37元/斤,漲幅均超過20%以上,市場需求旺盛、供不應求,從事牛羊養殖的農牧民群眾獲利增收。

林下經濟實現富民增收。打造“黃菇采銷員”勞務品牌,全縣2000余名農牧民參與鮮菇采集,鮮菇年產量達200余噸,采集戶人均增收超3000元,加工、銷售等相關從業者收入提升3至4個百分點,年產值達820萬元。半野生鹿養殖規模達2000余頭、產值1459萬元,林麝養殖規模475頭,成為全省規模最大、產香量最高的麝類養殖基地,祁連金露梅藏茶產量達10噸,占全省產量的62%,通過培育促進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全縣農牧民收入實現逐步提升。

文旅融合激發創業活力。創新打造“北駕祁連·9號公路”自駕游品牌,獲評中國五大最美自駕線路之一,高德地圖正式上線祁連“9號公路”旅游線路指南,借助旅游熱潮,新增牧家樂、鄉村民宿、賓館等住宿餐飲業個體戶44戶,從事旅游的人員達1.27萬人,前三季度全縣累計接待游客249.61萬人次,單日最高游客量突破6萬人次,同比增長39.97%;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5.08億元,同比增長30.3%,60%的勞動力吃上了“旅游飯”,旅游業逐漸成為農牧民群眾增收的重要渠道。( 金成 常培)

編輯:張海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