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11月14日消息(記者程立龍)“今年5月,山東社會融資規模邁上25萬億元臺階;本外幣貸款余額去年11月突破15萬億元,‘十四五’規劃的主要任務目標均已提前完成。”11月13日,在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委金融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省委金融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書記、省地方金融局局長陳穎介紹“十四五”時期山東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情況。
陳穎介紹,近五年來,山東省金融總量實現跨越式增長,社會融資規模增速連續25個季度高于全國,今年5月邁上25萬億元臺階;本外幣貸款余額增速連續20個季度高于全國,去年11月突破15萬億元,“十四五”規劃的主要任務目標均已提前完成。全省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下降1.06個百分點,普惠小微企業下降1.82個百分點,實實在在讓利實體經濟。
此外,山東省實施上市培育“十百千”計劃,上市后備資源庫企業達3556家。全省上市公司總數達430家,質量持續向好,境內上市公司總市值達4.8萬億,8家市值超千億。區域性股權市場交易更活躍,累計為8662家掛牌企業融資2464.19億元。債券市場規模穩步擴大,交易所債券余額突破萬億元。“險資入魯”成效明顯,吸引超5800億元長期資金,投向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
陳穎表示,山東深化部門協同聯動,實施“金融+”“+金融”行動。持續擴大“魯貿貸”“齊魯進口貸”等惠企政策覆蓋面,累計為外資外貿企業提供金融支持超1.95萬億元。助力擴內需、促消費,精準對接文旅項目343個、融資378億元。開展個體工商戶“育苗”行動,累計為1.51萬戶個體工商戶發放貸款58.7億元。
在建好“金融試驗田”方面,濟南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科創企業貸款余額3039.78億元,較獲批前增長176.7%;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68.68%,較獲批前提高13.98個百分點。青島財富管理金融綜合試驗區探索形成100余項示范性改革創新成果。臨沂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美德積分金融轉化、生態資源價值實現等好經驗,在全國推廣。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