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全省累計動員606萬名青年志愿者在服務強省建設各領域擔當奉獻;每年組織8萬名青年志愿者結對幫扶4萬名困難老人、兒童;開展“百萬大學生進社區”行動,超過260萬人次大學生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11月13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山東青年工作高質量發展情況。
“十四五”期間,齊魯青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全省團組織聯系服務青年的能力不斷提高。共青團山東省委書記殷世逸介紹:“我們深入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每年培育青年政治骨干6萬余人,組織‘青年講師團’赴基層一線宣講年均超5000場,‘青春山東’新媒體矩陣用戶量超2600萬,在青年中的傳播力、影響力穩步提升。創新開展‘理論星火·青春燎原’視頻作品創作大賽,話題瀏覽量達1.2億次,用‘青年講給青年聽’的方式,讓黨的創新理論更好走入青年心坎。”
這五年,山東用好“青企峰會”平臺,廣大青年企業家助力雙招雙引,服務經濟發展,促成一大批優質項目落地山東。實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計劃,24.1萬名素質高、帶動能力強的“鄉村好青年”建功鄉村,帶動村民共同致富。推進“菁才強魯”行動,廣大青年職工更好承擔企業生產發展任務。我省現有606萬名青年志愿者、2.5萬余個青年志愿服務組織。今年秋季連續陰雨,2萬余名青年志愿者、1737支服務隊積極參與秋糧搶收工作,充分展現了青春應有的擔當。
395處“青年優驛”,為在魯求職青年提供7412張“免費短住”床位;125處“優徠青年社區”,為在魯工作的青年提供2.5萬套價格優惠、配套完善、服務貼心的租住房源……齊魯青年在一系列用情用力的服務下成長發展。“070勇敢者行動”發動全省學校團干部、少先隊輔導員、學生骨干,主動承擔反學生欺凌責任。我省還實施“希望小屋”項目,建設2.2萬間小屋,為困境兒童打造獨立學習生活空間。實施“引航計劃”,聚焦14—16周歲初中畢業后未升學的重點青少年群體,動員優秀青年“一對一”幫扶引導。實施“脫單計劃”,打造共青團“紅娘”隊伍,做好“牽線搭橋”工作,幫助青年婚戀交友。
五年來,齊魯青年積極參與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促進對外交流互鑒。我省認真做好共青團對口支援工作,扎實推進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選派7684名西部計劃和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赴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區基層一線服務,派出人數居全團首位;深化魯港澳臺交流合作,每年舉辦魯港澳青年企業家交流會、魯臺青年文化交流節、“港澳青年看祖國”齊魯行等活動,推動壯大港澳臺青年愛國力量;動員齊魯青年積極投身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成為溝通中外、增進友好的青年使者。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更是重中之重。共青團山東省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彭莉介紹,在促進大學生就業方面,組織開展6000余場大學生就業引航計劃宣講活動,線上依托“青鳥計劃”平臺常態推送近百萬個崗位,線下組織100余場專場招聘會精準對接地方產業,校地聯動為青年“量身找崗”。針對困難家庭畢業生,通過崗位推介、簡歷指導等方式,幫助3.4萬名大學生實現就業。(記者劉宸)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