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章丘區高官寨街道緊緊圍繞提升人居環境質量、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任務,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在相關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鎮域面貌煥然一新,為居民創造了更加潔凈、優美、宜居的生活環境。

基礎設施全面升級,發展根基更加牢固。 聚焦農業生產條件改善與鄉村互聯互通,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完成19個自然村及街道駐地共計6萬平方米道路硬化提升,暢通了鄉村血脈,為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奠定了堅實基礎。環境整治全域攻堅,鄉村面貌煥發新顏。 以持續深化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為主線,聚焦主干道路、河道溝渠、生活垃圾及產業廢棄物等關鍵領域開展專項整治,對渣土偷排亂倒行為保持高壓打擊態勢。創新推行垃圾存放點、清運時間、村級巡查管理“三固定”模式,有效提升了垃圾收運處置效率。生態治理協同推進。大氣質量顯著改善,多措并舉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涉氣涉粉塵企業監管、優化檢查方式,實現企業發展與環保管控的平衡;建立“重點時段巡查+重點區域管控”機制,深化餐飲油煙治理,取締露天燒烤,推廣環保爐具,大氣治理取得實質性成效。流域水環境持續向好,積極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以小清河流域及引黃灌渠為重點,建立主動巡查管理機制,推動水環境治理從被動應對向主動發現、快速處置轉變。大力推進污水管網建設與改造,實現轄區覆蓋,并積極推進辛馬、新黃社區污水處理站擴容工程,極大提升區域水環境保障水平。土壤環境安全可控, 將面源污染清理、渣土整治與人居環境提升緊密結合,重點整治白色污染、生活垃圾、瓜秧等產業廢棄物。探索建立“網格化+夜間巡查”渣土防治模式,織密監管網絡。

為實現環境的長治久潔,高官寨街道致力于機制創新,激發內生動力。一是聚焦建章立制,筑牢根基。持續完善制度體系,圍繞基礎設施管護、環境日常保潔、污染源監管、應急處置等關鍵環節,進一步細化、實化各項規章制度,確保有章可循、管理規范。強化責任落實機制,明確街道、工作區、村各級職責,優化考核評價,嚴格獎懲問責,確保責任鏈條無縫銜接、壓力傳導到位。創新多元參與機制,繼續深化“鎮村聯動、群眾參與”的模式,通過宣傳教育、村規民約、激勵引導等方式,廣泛動員社會力量,變“要我保護”為“我要保護”,打好生態環境治理的“人民戰爭”。二是聚焦源頭預防、系統治理。強化源頭預防,控新增防變量。 嚴把環境準入關,加強對新建、改建項目的環保指導與監管。深化產業結構調整,鼓勵引導企業采用清潔生產工藝。持續開展環保法律法規宣傳,提升全社會源頭防控意識。特別是在農業生產領域,推廣綠色生產技術,減少面源污染。深化系統治理,提效能增合力。統籌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加強各部門協同聯動。繼續完善并推廣“建體系、清底子、屬地管、鎮考核”等工作機制,壓實村級屬地責任。優化領導干部包聯制度,推動力量下沉,形成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工作格局。三是聚焦長效保持,固成果避反彈。 將長效機制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鞏固拓展“三固定”垃圾管理、主動巡查河道、企業“無事不擾”式綜合監管等有效做法。加強日常監督考核,將環境治理成效納入相關考核體系,激發內生動力。鼓勵試點村如東安村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全域形成比學趕超、共同提升的良好氛圍。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高官寨街道將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健全完善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全力守護好藍天、碧水、凈土,為描繪更加絢麗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圖景而不懈奮斗!(記者 楊雯雯)

編輯:劉佳音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