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阜陽9月13日消息(記者徐秋韻)在糧食主產區安徽阜陽,一片片液晶顯示大屏、一顆顆精密電阻正從智能化生產線“流淌”而出,這是當地從傳統農業大市向先進制造業邁進的新圖景。

走進阜陽潁上經開區的安徽金泰光電科技邦定車間,經過PCB邦定、電測等工藝流程,85吋液晶顯示屏正緩緩下線,等待發往全國各地。據了解,從2023年投產到目前,該企業已生產各種規格液晶大屏70萬片。

“我們擁有國內最大的130吋液晶顯示屏邦定生產線,下個月將試生產130吋產品。”企業負責人周勇介紹,金泰光機電集團旗下光電、柔顯等子公司已實現從LED面板綁定到整機組裝的全鏈條配套。企業目前處于穩定爬坡階段,未來滿產后年產值預計突破30億元。

同樣,在安徽翔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顆顆精密芯片電阻產品正源源不斷下線。作為國內首家民營控股芯片電阻器企業,其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控、醫療等各個領域。

“我們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機,每一部就要用到500-600只電阻器。”翔勝科技董事長孫標介紹,電阻是所有電子產品不可或缺的基礎元件,因此也被稱為“電子工業大米”。

安徽翔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央廣網記者 徐秋韻 攝)

孫標是安徽人,早年在深圳創業。2018年,來自阜陽的招商團隊以誠意打動了他,他毅然決定回回家鄉創業發展。當地也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從立項到投產一共只花了5個多月。

不用出阜陽,就能生產出一塊電子顯示屏。近年來,潁上縣通過承接長三角和珠三角中心區產業轉移,打造電子信息及光電顯示產業集群和產業生態鏈,引入相關產業鏈企業60余家,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級,目前集群內多家企業實現了關鍵技術自主化。

電子信息何光電顯示產業的蓬勃發展是阜陽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縮影。這座傳統農業城市正加速構建“6849”產業發展布局——改造提升六大傳統產業,加快發展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四大未來產業,大力推進九大優質高效服務業。

數據顯示,今年1-7月,阜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增速居全省第6位、皖北第1位;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6.9%,位居全省第二。阜陽正全力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1-7月,制造業投資增長15.1%,居全省第2位;技改投資增長25.3%,連續5個月居全省首位。

阜陽欣奕華光刻膠出貨實績全國第一、全球第三,昊源化工連續四年躋身“中國制造業民企500強”,天鴻鋰電池隔膜填補國內干法隔膜技術空白、年產能占全國市場10%……創新驅動成為關鍵支撐,目前阜陽已建成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2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6家,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8家。2024年9月,潁上縣光電器件產業集群獲批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如今,阜陽正在實現一二三產協同發展的特色產業聚集地躍升,書寫著傳統農區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故事。

編輯:趙家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