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創新之問”的時代命題下,黃山以“守一座山,更創一片天”的魄力破局發展。徽商故里作為黃山文旅與徽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踐行“以美食推廣黃山旅游,以美食傳播徽州文化”的品牌使命,交出三組創新答卷,為黃山文旅高質量發展注入味覺與文化交織的新動能。

傳統徽菜與徽文化如何“破圈”,成為文旅流量入口?

過去,徽菜雖位列中國八大菜系,全國認知度卻有限;徽文化傳播也常陷入“博物館式”靜態陳列的困境。對此,徽商故里以“內容+場景+傳播”立體矩陣推廣徽菜,以“空間+非遺+體驗”文化場景活化徽文化,實現雙重“破圈”。

徽菜推廣上,以黃山“云海”IP為核心,在抖音展開多元傳播。8月開展7場“黃山云海宴”直播,用干冰營造“桌間云海”,搭配臭鱖魚、刀板香等經典徽菜,單場直播在線峰值超23萬人,累計曝光350萬次;聯合200多位美食達人,在全國門店開展“云海入宴、美食入景”探店,短視頻矩陣曝光破1300萬次;同步升級抖音團購頁面,突出云海、徽派建筑元素,帶動曝光800萬次。短短三個月,總曝光破2500萬次,成功打通“美食引流—文旅轉化”鏈路。2024年9月,徽商故里深圳粵海店開業之際,徽商故里邀請曾到黃山旅游,因身體原因錯失美景美食的74歲趙新惠女士一家赴宴。店內迎客松畫助其打卡圓夢,融合了深圳海鮮的新徽菜與徽州非遺魚燈表演獲全家認可。趙阿姨感慨黃山景好人好,表示會推薦親友來黃山、來徽商故里。這場邀約也成為該鏈路的生動例證。

文化傳承上,合肥駱崗公園店打造全國首家徽文化非遺餐館。進門可見徽派“門當戶對”門樓與楹聯,大廳里徽州魚燈“游”于“新安山水”布景間,廊廳陳列歙硯、萬安羅盤等非遺珍品,餐桌器皿也融入徽州篆刻元素。食客用餐時,既能聞到徽派盆景“骨里紅”的清香,還能聽服務員講解“臭鱖魚背后的徽商趣事”,仿佛走進“可吃的徽州非遺體驗館”。此外,品牌還推出“春山可望”等季節主題宴,如將祁紅慕斯設計成“徽竹”造型,讓美食成為文化表達的載體,實現“一餐飯讀懂徽州”的體驗升級。

本土品牌如何打破“地域壁壘”,構建“全國化格局”?

從2009年走出黃山,在北京首店開業時“徽菜在京占比不足1%”,到如今在全國8省16市布局38家門店,徽商故里憑借“守正+融合”策略突破地域飲食偏好,以餐飲為紐帶推動區域協同,成功構建全國化發展格局。

“守正”是堅守徽菜本真,2022—2024年從黃山集采農副產品8000萬元,確保經典菜品的“地道風味”;“融合”則是因地制宜創新,如深圳店結合粵菜“海味”推出清鮮融合徽菜,在粵菜大本營打開市場;杭州店融入錢塘江鮮改良菜品,增強本地食客黏性。同時,響應黃山“數字化賦能產業”要求,拓展“徽菜+”線上平臺,實現線下體驗與線上食材銷售一體化,讓“徽州好物”通過互聯網走向全國。截至2024年,徽商故里不僅入選中國餐飲百強、上榜“中華老字號”,更帶動徽菜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門店熱度提升。

區域協同層面,徽商故里積極參與安徽省“新徽菜·名徽廚”行動,開展“徽菜名廚名店進街區、進社區、進校園”活動,將黃山美食旅游線路與地道食材帶入合肥、上海、北京等地,聯動長三角城市共享徽菜資源;借助杭黃合作契機,在杭州、上海等長三角城市門店推廣“黃山—千島湖”文旅線路,引導食客“從餐桌到山水”;還服務“1+6”圓桌對話會、外交部藍廳安徽推介會等高端活動,向全球展示徽菜魅力,助力黃山打造“國際文旅目的地”,成為連接黃山與國內外的“文化與美食橋梁”。

業務模式如何從依賴“商務訂單”轉向深耕“家庭消費”市場?

此前,徽商故里的客戶結構較為單一,業務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商務訂單,抗風險能力與市場拓展空間受限。為突破這一局限,品牌推出“歡聚時刻,在徽商故里”主題宴系列,深耕家庭消費市場,推動業務模式升級。

面向兒童生日宴、長者壽宴、訂婚宴等家庭核心場景,徽商故里打造定制化產品:兒童生日宴布置徽州非遺魚燈、黃山云海主題場景,贈送黃山燒餅文創禮盒;長者壽宴推出“福壽綿長”套餐,搭配祁門紅茶等養生食材,席間安排服務員講解徽商敬老傳統;訂婚宴則以徽派“門當戶對”文化為靈感,打造沉浸式婚嫁主題體驗。

升級成效顯著,以深圳粵海店為例,8月家庭宴席訂單占比達40%,不少像趙阿姨這樣因黃山旅游與品牌結緣的家庭客戶,選擇在此慶祝重要時刻。客戶結構的優化,不僅提升了品牌的市場競爭力,更讓徽菜與徽文化走進更多普通家庭,進一步擴大了黃山文旅的受眾群體。

徽商故里的創新探索,既是對安徽“以創新開路、靠創新破局”的積極響應,也是黃山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未來,隨著美團、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的拓展,以及“超級皖”等特色活動的開展,徽商故里將繼續以美食為鑰,解鎖黃山文旅與徽文化傳播的更多可能,為黃山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味覺動力”。(張啟飛)

編輯:趙家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