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明確維保成本價格,限制惡性競爭”“要明確電梯使用單位”“加強安全使用電梯知識的普及宣傳”……7月17日,在宣州區鰲峰街道寶城社區,一場關于《宣城市電梯安全管理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正在熱烈進行,20多名來自部門、企業、基層立法聯系點和市民代表圍坐暢談,提出建議。這是我市在立法工作中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個縮影。

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提出,始于立法工作,也貫穿立法工作。

今年,是我市被賦予地方立法權十周年。十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各方參與”的立法工作格局,圍繞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緊扣“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把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要求體現到立法的全流程、全鏈條、全方位,通過“小快靈”“小切口”“大縱深”的方式和適用、好用、管用的原則,制定出臺了13部地方性法規,涵蓋經濟、民生、生態、文化等領域,鐫刻下民有所呼、法有所應的閃亮印記。

人大代表在基層立法聯系點收集群眾意見

立法前問需于民 讓民意決定“立什么法”

“沒想到立法離我們這么近!”寧國市西津街道金橋社區花園小區居民至今記得寧國市人大代表胡世澤帶來的好消息——《宣城市養犬管理條例》要出臺了。

這源于一次集體“吐槽”。2021年夏季,花園小區一名兒童在樓下玩耍,被未拴繩的大型犬嚇得大哭不止。居民們找到住同小區的人大代表胡世澤,向他反映養犬亂象帶來的困擾。通過遍訪周邊小區、公園,傾聽民聲、尋訪民意,2022年初,胡世澤向寧國市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加強犬只管理的建議》,并在各類活動中呼吁文明養犬。面對社會的呼聲,市人大常委會很快作出了回應,盡管已經施行的《宣城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已有相關規定,但市人大常委會仍于2023年2月正式啟動養犬管理專項立法,對各方職責、免疫登記、行為規范、法律責任等作出更細致、更明晰的規定。“事關百姓切身利益,工作再精細都不為過。”市人大常委會分管負責人強調。

群眾需要什么法,就立什么法。市人大常委會始終把“立法為民”作為立法的主旋律,真正做到民之所盼、立法所向。每年第三季度,市人大常委會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公開征集下一年度立法項目建議:線上利用官網、公眾號等媒體發布公告;線下通過深入基層開展立法調研,借助基層立法聯系點、代表之家等平臺,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聽取群眾的立法項目建議。

宣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列入省級以上傳統村落保護名錄的村落總數位居全省前列。但傳統村落保護工作,一直面臨著嚴峻挑戰。“傳統村落中建筑物、構筑物等自然損毀和遭受破壞現象時有發生,群眾參與保護和利用的積極性不高,保護工作的資金、人才資源有限。”在市人大開展基層調研時,涇縣云嶺鎮章渡村村干部們的話道出了普遍困境。針對傳統村落保護中“活態文化缺失”“群眾參與不足”等問題,周明飛等13名市人大代表聯名提交加強古建筑保護的建議,最終促成《宣城市傳統村落保護條例》出臺。這是全省首部對傳統村落進行專項保護的地方性法規,該法規的制定被評為安徽省2020年度行政立法十大事件。

在群眾關心關注中找項目,從人大代表建議中選項目。近年來,我市聚焦地方特色出臺了《宣城市敬亭山風景名勝區條例》《宣城市傳統村落保護條例》,聚焦人居環境出臺了《宣城市城市管理條例》《宣城市養犬管理條例》《宣城市燃放煙花爆竹管理條例》,聚焦市民生活出臺了《宣城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條例》《宣城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這些應民需民盼而起的立法實踐,讓民意暢通直達,讓民主可感可觸。

績溪上莊 全媒體記者戴巍攝

立法中問計于民 讓民智融入“怎么立法”

被譽為“國寶”的宣紙,是我市的一張特色名片。但近年來,宣紙技藝的傳承和保護面臨著諸多危機和挑戰。2018年,聚焦宣紙行業存在問題的關鍵點和突出矛盾,市人大常委會主導啟動《宣紙保護和發展條例》立法工作,通過立法守護世界非遺。在《條例》制定過程中,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委員曹靜深入到涇縣眾多的宣紙生產加工企業,開展立法調研,針對原料生長環境、濫用宣紙商標、宣紙制作技藝人才流失等方面問題,為《條例(草案)》的修改提出了很多建設性修改意見。在廣泛征集、吸納各方意見的基礎上,《條例》在厘清宣紙與“書畫紙”界限、解決宣紙傳承“人”和宣紙區域性整體保護、宣紙產業延伸發展等方面都作出了具體規定。該《條例》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地方立法培訓班上作經驗交流發言。

每一部法規面世都要經過市人大常委會兩次以上審議,這期間需要進行層層調研與廣泛聽取意見,反復打磨條例草案,全市13部法規立法中共征集意見1240余條。《宣城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調研深入城鄉社區、養老機構、居民家庭,多方把脈、聯合開方;《宣城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條例》立法座談會開到了社區居委會、物業企業和市民家門口,將急難問題剖開了談;《宣城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起草前,利用網絡平臺先后開展了文明行為和不文明行為有獎征集活動以及“我身邊的陳規陋習”評議活動,共有4萬余人次參與相關意見建議的征集……

民智在此匯聚成“金鑰匙”,進而轉化為法規中的“金點子”:《宣城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采納企業代表建議,規定“對具備通水通氣管網條件的企業,受理申請后三個工作日內通水通氣”,解決企業的實際需求;《宣城市民宿促進條例(草案)》立法座談會上,有民宿負責人建議刪除對民宿樓層、面積的限制性表述,最終被采納;《宣城市傳統村落保護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階段,有村民向人大代表“提要求”,提出保護古樹名木、培育傳統建筑工匠等寶貴建議……這些“民言民語”到“法言法語”的轉化,讓立法彰顯廣度,更飽含溫度。

涇縣桃花潭 全媒體記者沈彥攝

立法后問效于民 讓民評檢驗“法好不好”

2021年,宣城在全省率先出臺《關于全面加強地方性法規貫徹實施工作的決定》,明確在地方性法規實施滿一年后,市人大常委會應當對出臺法規組織開展執法檢查,確保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宣城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條例》正式施行后,市人大常委會及時組織開展執法檢查,邀請物業企業和小區群眾為條例“評分”。針對群眾反映的“部門響應不夠及時”“物業專項維修資金提取難”“業主實施自我管理不足”等問題,檢查組寫入執法檢查報告,提請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基層立法聯系點搭建了立法機關與基層群眾之間的“連心橋”,通過他們,地方性法規的實施效果能得到有效檢測。《宣城市傳統村落保護條例》施行后,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深入到涇縣桃花潭鎮政府基層立法聯系點聽取意見,面對面獲得第一手信息:條例宣傳的廣度、深度、力度不夠,一些單位和干部群眾沒有意識到自身的職責作用;有的地方把保護重心只放在一些重要的古建筑上,忽視了傳統村落格局風貌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執法檢查組認真匯總整理這些接地氣的真知灼見,寫入執法檢查報告提請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有力督促了該《條例》的更好貫徹實施。

目前,宣城市人大常委會已在全市設立了13個基層立法聯系點。

寧國市港口鎮人大基層立法聯系點同時也是省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聯系點負責人王湯梅表示:“我們日常就注重收集群眾對法規實施的感想體會,及時歸納整理,形成完善法規或促進落實的建議,向立法機關或有關部門反饋。”幾年間,該點收集群眾意見數百條,梳理提交50多條,為相關條例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鮮活的民意參考。小小基層立法聯系點,已成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舞臺。

民意搭上直通車,立法飛入百姓家。回望我市10年立法路,從0到13,每部條例的誕生都經歷了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立法“全生命周期”,從立法項目征集意見、到立法起草審議、再到立法效果體現,從每一次立法調研的廣開言路、每一場意見征集的集思廣益、每一輪草案修改的字斟句酌,市人大常委會將全過程人民民主深植立法工作肌理,讓每一部法規都滿載民意,讓“群眾的聲音”都能成為立法的力量。法規條文因廣納民意而充盈,治理效能因良法護航而堅實,民主與法治的故事在宣城還在不斷上演,相信會愈發精彩動人!(余結紅 戴巍)

編輯:趙家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