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11日消息(記者 朱冠安)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文旅服務專題展于首鋼文創園9號館啟幕。東城展區以“古都新韻 中軸萬象”為核心主題,以“仰首見星河·俯身入煙火”為敘事脈絡,以北京中軸線為設計靈魂,串聯前門、隆福寺、王府井三大頂流商圈場景,全景呈現東城區踐行“崇文爭先”理念,推動全國文化中心核心承載區建設,以及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探索和最新成果。

文旅專題展東城展區(央廣網記者 朱冠安 攝)

步入展區,“前門大街五牌樓”率先映入眼簾,展區正中一幅動靜交融的中軸長卷緩緩鋪展——長卷底圖源自《圖說北京中軸線》,遺產點位徐徐展開,同步呈現《飛躍世界遺產北京中軸線》的壯闊影像,訴說著北京中軸線在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中的嶄新篇章。

“中軸溯光·時空扉頁”翻書互動裝置引人駐足。這本“數字典籍”融合傳統書籍翻閱感與現代交互設計,訪客輕觸翻頁、點擊交互,便能通過動態影像喚醒塵封記憶——《1909年的北京》系列視頻、“騎游最美中軸線”影像、北京中軸線遺產點位老照片等內容,在書頁開合間讓百年前的中軸盛景與當下街巷光影重疊,沉浸式品味歲月沉淀的韻味。

同期亮相的“中軸魔方·晨鐘暮鼓”立體三維展柜視角獨特:方形透明柜體搭配基座一體化設計,內置光學與機械旋轉協同技術,依托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數字中軸”項目對7.8公里核心遺產區的精細建模,以“裸眼3D”效果將永定門、正陽門、鐘鼓樓的風貌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觀眾眼前。

展區還復原了東城區文聯與觀中·中軸線在地文化博物館聯合推出的“中軸線上的煙火氣——慶祝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一周年歷史影像展”,不僅展出了百年歷史的老照片,還同步展出北京照相、佩克哈默攝影集等百年相冊,讓訪客在塵封的影像中觸摸歷史脈絡,感知文化傳承的溫度。

“又見正陽橋——正陽橋鎮水獸文物首展”及系列文創產品吸引眾多目光。2021年北京市文物局考古發掘的正陽橋鎮水獸,曾引發廣泛關注,2025年1月正陽橋遺址考古方艙對外開放后,這一文化IP更成為前門的“新名片”。此次展區推出正陽橋鎮水獸的衍生文創,讓觀眾得以近距離感受考古成果的魅力。

東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北京中軸線的遺產價值闡釋到隆福寺的文化科技融合,從前門沉浸式文化場景營造到王府井高品質消費升級,東城區始終扛好文化大旗,以守正創新的魄力激活千年文脈,以精耕細作的匠心深耕文化沃土。從歷史深處走來、向時代新程邁進的東城,正以舍我其誰的首善擔當,全速推進全國文化中心核心承載區建設,奮力書寫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東城答卷。

編輯:龐婷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