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12日消息(記者 龐婷)9月12日,第三十二屆中國北京種業大會——農作物種苗及產業發展論壇在大興區龍熙維景國際會議中心啟幕。本屆論壇以“‘育’見大興,‘苗’繪未來”為主題,秉持“服務企業、賦能產業”的辦會宗旨,搭建高水平、專業化、開放式的種苗交流合作平臺,加快種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促進產學研用等深度融合,努力讓“大興種苗”成為全國知名農業品牌,躋身全國種業行業“第一梯隊”。

簽約儀式(央廣網發 大興區委宣傳部供圖)

活動現場開展了多領域戰略合作簽約,“北京蔬菜種苗電商聯盟”正式啟動,將打破傳統銷售壁壘,構建“線上預訂+線下配送”的新型流通體系。

現場展出的瓜菜新品種(央廣網發 大興區委宣傳部供圖)

展示區集中呈現“新品種、新技術、新資材、新裝備”,33家行業領軍企業帶來200余個瓜菜品種,覆蓋茄果、瓜類、葉菜等多品類,并展出全自動嫁接機、環境調控系統等先進設備,搭配數字種苗工廠模型與大興特色農產品,全面展示產業從“傳統育苗”向“集約化、標準化、智慧化”的轉型升級。

授牌儀式(央廣網發 大興區委宣傳部供圖)

據悉,大興區依托扎實的產業基礎和獨特的區位優勢,以建設首都“種苗核心區”和“華北瓜菜種苗產業基地”為目標,大力發展種苗經濟,蔬菜、西甜瓜種苗產業穩居全市領先地位。目前全區共有蔬菜、西甜瓜、草莓等育苗主體38家,其中規模化育苗場25家,年育苗量超千萬株的企業達7家,占全市總量的60%;全市5家B級育苗場中,大興區獨占4席;2024年育苗量達2.27億株,2025年預計突破3億株。建成的智慧種苗科技示范基地、種苗集貨交易中心以“數字孿生+智能決策”為核心,構建了覆蓋育苗、倉儲、銷售全鏈條的智慧種苗新生態。

專題研討環節(央廣網發 大興區委宣傳部供圖)

論壇特邀法國利馬格蘭蔬菜種子(LVS)行業與法規事務總監Denis BALEN、日本千葉大學助理教授吉田英生、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數據科學與農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于峰、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長張潔等國內外知名專家作主旨報告。專家表示,種苗是農業現代化的源頭工程,關系整個產業鏈的質量與效率。規模化、數字化、智能化是種苗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進一步推動智能裝備應用,實現種苗的標準化、精準化生產,是全面提升產業效益的核心舉措。專題研討圍繞全球種業創新前沿、技術本土化實踐及產業升級路徑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為“大興種苗”描繪“未來藍圖”。

接下來,大興區將按照六大產業主導方向,依托“6+5+3”產業發展布局,搭建高水平、專業化、開放式的種苗交流合作平臺,奮力打造國家級種苗產業創新高地與示范樣板。

編輯:王進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