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森林火災綜合防控能力,今年以來,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花都區分局(以下簡稱“花都規資分局”)堅持“人防+技防+物防”并舉,統籌推進人防升級、設施建設與科技賦能,推動構建三位一體火災防控體系,筑牢森林安全屏障。
升級人防,防火巡護精準高效
依托“花都智慧巡林”平臺,花都規資分局持續健全護林員網格化巡護管理體系。每天,護林員手持巡護終端開展巡護,通過GNSS定位、云計算等技術,系統將實時記錄巡護時長與軌跡,工作人員統計上線率、巡查覆蓋率及網格到崗情況等指標,精準發現薄弱環節并督導整改,確保基層巡護責任落實到位。根據實際工作需要,近期系統新增了夜間巡護時長、設備靜置時長、巡護軌跡重疊情況等多項指標,并與省級“粵林監測”平臺實現數據同步與掛接,能夠更加真實客觀反映護林員巡護情況,同時還優化了考勤管理、事件報送、閉環流轉等功能,進一步提升了數據統計精確度與系統應用深度;此外,突出精準防控與數據應用,該局還組織開展林內林邊單位與經營戶大排查行動,689家林內林邊單位和經營戶全部在“花都智慧巡林系統”落地上圖,單位基本情況、經緯度坐標、問題隱患等信息同步錄入、動態更新,并由后臺分派任務至巡護終端,加密護林員對風險點位的巡護頻次,實現火險隱患的精準防控。
筑牢物防,防火設施強基固本
在花東鎮、獅嶺鎮、炭步鎮等林區,森林防火蓄水設施建設項目正有序推進。目前,9個蓄水設施已完成土地平整、混凝土澆筑和水箱安裝,現場正加緊開展注水調試,預計9月可全部投入使用;在九灣潭林場和九龍湖森林公園,一條長約6.5公里森林防火通道已全線貫通,沿線配套建設了瞭望塔、儲水罐、觀景臺和休憩點等設施,不僅有效打通了林區救援“最后一公里”,也為盤活國有林場資源、推動森林旅游相關產業發展創造了重要機遇;在新莊水庫、芙蓉度假區、高百丈等景區,10套林火視頻監控正全天候開展實時監測,運用煙感與熱成像,融合測距定位、三維建模與人工智能分析技術,實現對林火的精準識別與定位,一旦發現火情,系統將第一時間聯網推送信息至應急指揮部門,為火情的早期處置提供重要支撐。
加持技防,空中監測更加嚴密
在獅嶺鎮馬嶺村和芙蓉度假區,2座無人機機巢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機巢內配備的無人機,具備50分鐘續航、10公里監測半徑、三重相機系統搭載,以及厘米級定位精度和優越的防護避障能力。無人機于高火險時段在芙蓉度假區周邊進行巡航,如遇火情則到火場執行偵察、研判、畫面傳輸、照明等任務,為火災指揮與撲救提供高效有力的技術支援。同時,該局還搭建無人機服務統一管理平臺,逐步開發無人機航線規劃、飛控、影像數據存儲管理、數據成果共享等功能,為后續新增無人機和拓寬應用場景奠定了技術保障基礎。
圖為無人機管理平臺
下一步,花都規資分局將繼續扎實推進“人防+技防+物防”一體化提升,加強蓄水池、防火道路、林火監測系統等在建項目的監督調度,強化無人機、巡護系統等平臺使用效果評估,不斷優化提升項目建設成效。同時,高標準推進高風險區火災綜合治理項目建設,深入實施高山監測瞭望工程、半專業隊伍能力建設、基礎設施設備建設三大工程,全面構建起“人防+技防+物防”一體化防控體系,筑牢森林安全屏障。(來源: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花都區分局)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