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9月11日消息(記者官文清 見習記者徐鋇兒)“媒體+”正逐漸成為推動產業升級與創新發展的新引擎。9月10日,“媒體+”廣東牛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廣東(首屆)潮汕牛肉火鍋文化節動員大會在廣東省鄉村振興文化服務產業園舉行。據透露,廣東(首屆)潮汕牛肉火鍋文化節將于11月中下旬舉辦,通過開展系列線上品鑒活動,邀請網紅大咖進行廣泛宣傳,推動品牌價值實現顯著躍升。
研討會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媒體+”打造“潮汕牛肉火鍋文化節”
廣東牛肉消費量占全國總消費量的十分之一,常年穩居全國牛肉消費第一大省。以節為媒打造“潮汕牛肉火鍋文化節”,背后有著深厚的產業根基與強大的品牌驅動力。
潮汕牛肉火鍋作為地方特色火鍋品牌,承載著潮汕地區的飲食智慧與工匠精神,是潮汕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遍布全球的潮汕商人,將潮汕牛肉火鍋店開至世界各地,形成龐大的品牌傳播網絡,為節慶活動的聲量放大提供有力渠道。
當前,廣東在牛產業領域正積極探索“媒體+”的深度融合,力求實現從傳統養殖模式向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華麗轉身。研討會上,來自廣東、四川、貴州、新疆等地的行業協會、企業代表共同為廣東牛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合力打出提升品牌競爭力的“組合拳”。
應邀出席研討會的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分管負責人指出,廣東年消費牛肉達百萬噸,消費量超過英國、法國,更是日本的1.3倍,堪稱牛肉消費“王者”。廣東牛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要立足于市場稟賦,以“媒體+”架起生產與市場的橋梁,用市場需求倒逼生產端實現高質量發展;以“媒體+”塑造牛品牌、講好牛故事,為牛產業的物質價值疊加文化價值與情緒價值;以“媒體+”創新消費新形態、推出產業新產品,進一步強化并壯大消費族群;以“媒體+”向全球推介中國牛肉,推動創建牛產業國際交易中心,助力中國牛走向世界。同時,通過生產、市場、倉儲物流、研發創新體系“四個共享”,實現灣區消費區與東北、貴州等產區的雙輪驅動、協同發展。
“媒體+”促進全產業鏈融合發展
廣東打造“潮汕牛肉火鍋文化節”,將借助“媒體+”的力量放大“潮汕牛肉火鍋”的產業與文化勢能,在這一牛肉消費大省推動產業做強品牌、做實標準、做長鏈條、做旺市場。
“潮汕牛肉火鍋文化節”的價值影響深遠。通過文化節搭建全產業鏈深度融合平臺,助力打造牛肉交易中心;以文化為紐帶重塑潮汕牛肉火鍋品牌形象,推動其實現從區域性特色品牌向全國性品牌的戰略轉型。同時,通過標準引領、品質把控與文化賦能,推動牛肉火鍋消費市場向品質化、個性化方向升級;積極探索牛肉火鍋線上銷售的新品類、新模式、新業態,為產業培育增長新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在探索“四個共享”機制過程中,已積累豐富且寶貴的實踐經驗——共享市場體系、共享生產車間、共享儲存云倉、共享科研平臺,為農業合作模式提供極具參考價值的新樣本。在即將舉辦的潮汕牛肉火鍋節中,這一機制將得到充分運用,真正實現“高質賣高價,好牛賣廣東”的目標。
“媒體+”助力產品迭代、業態創新
品牌是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要素,“媒體+”的賦能則為牛產業品牌塑造帶來全新活力。
百萬噸牛肉消費大省如何依托“媒體+”打造粵字號“品牌”?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分管領導提出具體建議:一是精準把握市場需求,以市場為導向組織生產,確保產品供給與市場需求有效匹配;二是善于創新,圍繞著健康需求、文化需求、社交需求,開發符合年輕消費群體、銀發消費群體喜好,及適應電商配送等新產品、新業態;三是打造節慶經濟專屬產品、業態,在提升產品物質價值的基礎上,提升文化價值、情緒價值;四是構建全產業鏈合作發展模式,以企業的“利他”實現產業的“共贏”;五是推進生產、市場、倉儲物流及研發創新的產地與銷區的“四個共享”,實現產地與銷區協同發展。
研討會現場,廣東省牛產業發展促進會會長、陳記順和創始人陳曉申指出,年末時節正值火鍋消費高峰期,此時舉辦牛肉火鍋文化節,無疑是推動牛產業品牌形象實現全新躍升的絕佳窗口。接下來,將重點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推動更多牛肉企業打造知名品牌;借助媒體融合的力量,多方攜手共進,力爭在三到五年內做大做強廣東牛產業。
“媒體+”的深度賦能,正打破廣東牛產業品牌傳播的邊界:不僅能放大單個品牌的影響力,更能匯聚形成廣東牛產業的整體品牌效應;同時,企業間可相互借鑒成功經驗,在食材溯源、工藝創新、服務升級等方面打造差異化競爭力,有效破解產業“小而散”的痛點,構建多層次品牌矩陣。
此次研討會還深度鏈接四川、貴州、新疆等地市場,為產需雙方搭建新的對接橋梁。業界代表紛紛認為,可充分借助“媒體+”的強大傳播力,精心策劃、拍攝紀錄片,深入追溯牛肉養殖源頭,全面展現養殖環境的生態優勢與產品品質;同時依托廣東在技術、資金等方面的顯著優勢,推動跨地域產業合作,促進不同地區火鍋風味的交流與融合。
豐營(廣州)畜牧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婧建議,可依托“媒體+”的傳播與整合能力,搭建全國性牛肉品鑒交流平臺,展示各地特色烹飪方式與吃法,實現廣泛宣傳與深度交流的雙重效果。
“媒體+”促進標準建設質量安全
廣東牛肉市場在全國地位舉足輕重,堪稱全國牛肉市場的“晴雨表”,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與市場商機。目前,各媒體平臺已紛紛聚焦潮汕牛肉火鍋,向消費者展現其獨特魅力。
“潮汕牛肉以鮮嫩爽滑的獨特品質著稱,在市場中能發揮標桿引領作用。”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大剛評價道。他指出,應構建完善的消費量化指標體系,明確不同等級牛肉的消費數據,為養殖端提供精準參考依據。
粵海食品(佛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瑜對此表示認同,他認為,需借助媒體的廣泛影響力,將牛肉屠宰環節更多地推向公眾視野,聚焦高品質牛肉產品,助力其開拓并進軍高端消費市場。
廣東牛產業正致力于構建更安全、更健康的產業鏈新生態,但當前行業相關標準尚不統一,亟待整合規范;同時需進一步提升肉牛養殖標準,嚴格把控產品質量,確保食品安全標準有效落地。對此,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陳佩期望能借助媒體傳播力量,將關注點聚焦于畜禽保鮮技術、食品安全保障等關鍵領域。
在廣東牛產業向品牌化、全鏈條化邁進的過程中,潮汕牛肉火鍋節的打造將為產業突破帶來深遠影響。研討會認為,在產業生態層面,節會能加速整合規范行業標準——通過集中展示優質產品與先進技術,既能引導肉牛養殖端提升標準,也能推動餐飲端嚴格執行食品安全規范,助力構建安全健康的產業鏈新生態,解決當前行業標準分散、質量把控難度大的問題。
在品牌與市場層面,節會則是實現“雙向突破”的重要載體:借助媒體傳播,既能推動潮汕牛肉火鍋從區域特色品牌走向全國,更能依托節會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品牌,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為產業長期發展持續注入動能。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