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正式公布2025年第一批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認定結果,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小麥)標準化生產基地成功入選,成為全國首批獲此認定的綠色小麥生產基地之一,為華北地區推進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實踐樣板。
作為河北省小麥主產區之一,藁城區自2024年啟動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小麥)標準化生產基地申報建設工作以來,始終錨定“高標準、全鏈條、可持續”目標,系統性推進七大體系建設。
在組織管理層面,構建區、鄉(鎮)、村三級農業技術推廣網絡與監管隊伍,實現基地管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在生產運營環節,創新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化經營模式,通過全產業鏈協同發力,推動綠色小麥生產從“單點突破”轉向“全域提質”。
目前,該基地建設面積22.41萬畝,已覆蓋廉州鎮、興安鎮等5個鄉鎮91個行政村,直接帶動4.2萬余戶農戶參與綠色農業生產。
為保障基地標準化水平,藁城區嚴格推行“統一優良品種、統一生產規程、統一投入品管理、統一田間作業、統一收獲儲存”的“五統一”制度,全域推廣“藁優”系列優質小麥品種,良種普及率達98%。
同時,集成應用有機肥替代化肥、淺埋滴灌節水、“一噴三防”綠色防控等技術,不僅將化肥農藥施用量降低15%以上,還實現病蟲害綜合防治率超90%,構建起“生態友好、產出高效”的綠色生產體系。
農業農村部門監測數據顯示,該基地小麥平均畝產達0.503噸,總產量11.27萬噸,當地龍頭企業通過定向收購、精深加工,開發出綠色食品小麥粉等系列產品,推動基地總產值突破6.5億元。
與普通小麥相比,基地生產的優質綠色小麥每公斤收購價高出0.4元,帶動農戶累計增收4500萬元,龍頭企業實現增效7000余萬元,形成“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產業增值”的良性循環,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據了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是國家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推進農業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舉措。
截至目前,河北省已建成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11個,涵蓋小麥、玉米、馬鈴薯、板栗等特色產業,總規模達157.04萬畝,累計對接140余家生產經營主體,帶動40萬戶農戶增收。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藁城區基地入選全國首批認定名單,將進一步推動河北省綠色優質農產品實現“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運營”,為全國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貢獻河北力量。(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賈宏博)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