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大白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現場觀摩活動在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舉辦。
此次活動旨在加快推進大白菜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省農機化技術推廣總站、承德市及各區縣農業農村局農機工作負責同志,省露地蔬菜創新團隊、中國農機院相關專家共同參與,為河北省大白菜產業機械化發展凝聚多方力量。
作為河北省種植面積最大、分布區域最廣的蔬菜品類,大白菜產業規模優勢顯著。據統計,目前全省大白菜種植面積達278.29萬畝,產量1352.97萬噸,在保障區域蔬菜供應、帶動農民增收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然而,該產業機械化發展仍存在明顯短板——總體機械化水平偏低,露地白菜機械化率僅約50%,尤其是移栽和收獲兩個關鍵環節,長期依賴人工作業,不僅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企,更成為制約大白菜生產全程機械化普及的“卡脖子”問題。
本次現場觀摩活動精準聚焦大白菜生產全程機械化需求,以全省大白菜規模種植區為服務對象,集中展示了耕種(栽)管收各環節的先進農機裝備,涵蓋折疊圓盤耙、氣吸式精量播種機、高效移栽機、機械中耕除草機、遙控式白菜切根機、自走式大白菜聯合收獲機等10余臺(套)設備。
活動現場,農機作業演示直觀呈現了各類裝備的高效性能,其中新研發引進的自走式大白菜聯合收獲機成為焦點。相關專家圍繞該裝備的技術特點、作業效率、適配場景等進行專業點評與詳細講解,并與當地農機部門工作人員、技術人員、種植農戶及合作社代表展開深度互動交流,現場解答裝備操作、維護保養、應用成本等實際問題,為參會人員搭建了技術學習與經驗分享的平臺。
河北省農機化技術推廣總站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省農機推廣部門將聯合省露地蔬菜創新團隊、中國農機院等科研院所,持續瞄準大白菜生產機械化的關鍵薄弱環節,深入推進農機與農藝深度融合,通過研發改進更適配河北省大白菜種植模式的高效農機裝備、培育壯大農機社會化服務主體、構建“產學研推用”協同推進機制等舉措,為破解大白菜產業技術推廣和產業應用中的難點問題提供堅實的裝備技術支撐,助力全省大白菜產業向規模化、機械化、高效化方向高質量發展。(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賈宏博)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