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陵水9月12日消息(記者 蔡文娟)9月12日,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文羅鎮現代化環保基地內的陵水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正式建設完工。作為當地重點生態環保工程,該項目將顯著提升陵水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實現產消平衡,推動城市綠色轉型。
記者在現場看到,高大的鋼結構廠房內,噴霧抑塵系統不時灑下細密水霧,廠房內破碎、分選、篩分等重型設備已安裝完畢,工作人員正在對設備進行最后的檢測調試。
項目設備(央廣網記者 蔡文娟 攝)
據了解,該項目建成涵蓋建筑工程、屋面光伏發電系統等綜合性環保設施。項目投產后,年處理建筑垃圾能力可達50萬噸,其中拆除垃圾45萬噸、裝修垃圾5萬噸。
“經過一系列破碎、篩分,可產出3種不同規格的‘骨料’與‘渣土’,再利用率能達到40%至45%。”項目業主單位設備工程師黃松亮介紹,這些“再生骨料”和“渣土”可用于路基填充、再生建材制造等領域。屆時,陵水建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產業化”水平將顯著提升,基本實現產生與消納的動態平衡。
工作人員講解固廢分解再生工序(央廣網記者 蔡文娟 攝)
在綠色發展方面,該項目亮點突出。屋面光伏發電系統可滿足廠區用電需求,大幅降低碳排放。同時,項目采用固定式生產線,全程封閉運行,配套“粉塵收集+降噪”技術,確保廢氣、噪聲達標排放,全面踐行清潔生產理念。產業模式上,項目構建了“垃圾回收——處理——再生品銷售”一體化產業鏈,積極對接本地基建項目推廣再生建材,有效激活循環經濟市場化發展。安全生產層面,項目建立全鏈條監管體系,常態化開展隱患排查,為后續運營保駕護航。
俯瞰項目(央廣網發 項目方供圖)
“項目不僅能減少填埋占地與污染風險,降低消納費用,更能為居民營造潔凈環境。”項目現場負責人鄭呂圣表示,未來陵水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將以綠色發展為筆,在當地生態建設藍圖上續寫答卷,讓“無廢城市”的底色愈發明亮。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