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獼猴桃迎來成熟旺季。在湖南省新邵縣巨口鋪鎮紅廟邊村的獼猴桃種植基地里,村民們正忙著采摘果實,田間地頭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近年來,該村積極推廣“合作社+農戶”模式,大力發展獼猴桃種植產業,逐步形成多樣化、規模化的發展格局,有效帶動農民就業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了甜蜜動力。
獼猴桃成熟迎來旺季(孫詠梅 攝)
9月4日,走進紅廟邊村的獼猴桃基地,連綿的藤架上果實累累,黃褐色的獼猴桃成串懸掛,在秋陽映照下格外誘人。果農們穿梭于藤蔓之間,熟練地進行采摘、搬運,臉上寫滿了喜悅。剛剛摘下的獼猴桃經過精細分揀和包裝,即將發往周邊市場。
據了解,2019年,紅廟邊村從湘西引進獼猴桃產業,成立了沐霞種養專業合作社,初步建設種植基地30余畝。經過三年精心培育,獼猴桃進入豐產期,年產值達60余萬元。可觀效益吸引了越來越多村民加入種植行列。合作社為農戶統一提供種苗與技術指導,并引進紅心、黃心、綠心等多類品種,持續優化產品結構。
高山區的獼猴桃果型飽滿、香甜細膩(孫詠梅 攝)
優質果品的背后是科學的管理。沐霞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蔣沐霞介紹:“我們基地堅持采用有機種植方式,施農家肥、引山泉水灌溉、物理防治病蟲害,專注培育高品質獼猴桃。加上這里屬于高山區,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果實自然成熟,因此產出的獼猴桃果形飽滿、大小均勻,口感香甜細膩,深受消費者喜愛。”
目前,該合作社種植面積已擴大至80余畝,并帶動20余戶村民分散種植120余畝。今年氣候適宜,獼猴桃產量顯著提高,預計全村總產量將突破30萬斤,年總產值超過300萬元。除了傳統批發訂單,村里還積極借助短視頻推廣、微信社群運營等新媒體手段,有效提升了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認可度。
紅廟邊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黃群輝表示,近年來,村里陸續發展獼猴桃、黃桃、八月瓜等水果種植,建設桂丁茶基地,全年農業產值超500萬元。下一步,村里將堅持走產業振興之路,做強做優特色農業,依托果茶園開發春季賞花、夏季避暑、秋季采摘的鄉村旅游線路,走出一條產業興村、文旅強村的特色發展之路。
從最初的30畝試驗田到如今的200畝產業基地,從單一品種到多樣化發展,從傳統銷售到線上線下結合,小小的獼猴桃,正成為帶動一方鄉親致富的“金果子”。(來源:新邵縣委宣傳部)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