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金融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著力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普惠金融的重點在鄉村,創新金融產品,服務好“大國小農”,筑牢鄉村振興“壓艙石”,已成為保險行業的重要使命。在河北省滄州市,中華財險河北分公司通過深化“一縣一品”精準農險模式,為地方特色農業提供定制化風險保障,交出了一份扎實答卷。

滄州東臨渤海,南接齊魯,兼具平原沃野與濱海濕地,是華北地區重要的特色農產品基地。然而,自然災害與市場價格的“雙重風險”,長期制約著當地農業提質增效。為此,中華財險滄州中心支公司堅持深入一線、貼近農戶,精準識別產業風險,為梨、桃、甜瓜、對蝦、肉鴨等地方特色產業量身定制風險保障方案。截至8月底,2025年相關風險保障服務已落地超4.39億元,惠及農戶近千戶,切實推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

創新引領:從“保成本”到“保收入”

以青縣“羊角脆”甜瓜產業為例,“豐產不豐收”曾是瓜農長期面臨的困境。

“往年最怕兩件事:一是鬧大風,棚刮了、瓜壞了;二是成熟的時候,價格卻跌穿了成本價,到頭來還虧錢。”青縣一種植大戶表示,“現在心里踏實多了!”

這份踏實,源于中華財險河北分公司推出的大棚甜瓜收入保險。該產品不僅覆蓋低溫、大風等自然災害導致的減產,也對市場價格波動造成的收益損失進行補償,真正為瓜農的收入兜底。2025年,該保險覆蓋青縣甜瓜7000余畝,不僅穩定了農戶種植預期,更為“羊角脆”這張地方名片的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華財險滄州中支運用無人機技術,對受損農業大棚進行高效精準查勘。)

科技提效:“災前預警+災后快賠”的智慧服務

滄縣是梨桃產業的重要產區。針對梨桃對霜凍、冰雹等災害敏感的特點,中華財險河北分公司持續優化梨桃收入保險方案,并引入衛星遙感、無人機查勘等科技手段,實現災前“精準預警”、災后“高效理賠”,極大提升服務效率與農戶體驗。

“以前一到下大雨的天氣,整晚都睡不著,生怕一場天災一年辛苦全白費。現在買了保險,總算能睡個安穩覺了!”一位滄縣果農的樸實感慨,道出了金融保障帶來的安全感。今年以來,該險種已為當地桃、梨產業分別提供1896萬元和2557萬元的風險保障,顯著增強農戶應對風險的能力。

(中華財險河北分公司承保地塊作物長勢監測圖。依托科技手段,精準掌控農情,科學指導農戶進行風險防控。)

全域推進:織密特色農業保障網

中華財險河北分公司“一縣一品”農險精準服務模式正在滄州全域落地推廣。

在海興縣,針對濱海養殖特色,中華財險河北分公司推出“對蝦養殖氣象指數保險”和“工廠化對蝦養殖保險”,實現基于氣象數據的快速理賠,強化集約化生產風險保障。該公司同步中標當地肉鴨養殖綜合保險項目,將疫病等風險納入保障范圍,為養殖戶筑牢“安全屏障”。

在河間市,針對肉雞養殖推出收入保險,中華財險河北分公司通過“約定出欄價+實際出欄價”差額補償機制,鎖定養殖收益,并將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納入保障范圍,解除農戶后顧之憂。

在肅寧縣,中華財險河北分公司中標當地果蔬收入保險項目,覆蓋黃瓜、西紅柿等8類主流果蔬的全生長期風險,響應規模化農業對“全周期風險保障”的迫切需求。

(中華財險滄州中支工作人員在規模化養雞場內進行實地風險查勘。)

滄州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縣一品’農險模式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極大地穩定了農戶預期,是我們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的有力金融工具。”

下一步,中華財險河北分公司將持續深化金融創新,總結推廣“滄州模式”的經驗做法,進一步擴大特色農險覆蓋面,深化科技賦能,優化服務流程,為廣大農戶提供更全面、更便捷、更高效的風險保障服務,切實發揮保險業的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

(注:此文屬于央廣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編輯:冀文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