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9月8日消息(記者林馥榆)每年9月是我國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今年的主題是“培養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在近日舉辦的“‘營’領健康‘肺’常守護”2025年上海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主題活動暨上海健康大講堂活動中,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胡洋和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營養科主任陳薇分享了如何守護肺部健康以及如何做好日常飲食運動。

上海健康大講堂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科學認識肺結節讓焦慮不再

肺結節的發病率并非隨機,而是呈現出明顯的年齡和性別差異,且通常隨年齡增長而上升。胡洋介紹,多種因素會影響肺結節的發生,其中吸煙是重要風險因素,長期吸煙者的肺部易因煙草的有害物質受損進而形成結節。同時,長期生活在空氣污染嚴重地區,吸入的有害顆粒物也會增加患病風險。此外,從事石棉、放射性物質接觸等高危職業的人群,發病率也顯著高于普通人群。需要留意的是,若家族中有肺結節或肺癌病史者,因遺傳因素影響,自身患病風險也會相對較高。

多數肺結節患者在發病初期并無明顯癥狀,只有當結節較大(超過2厘米)時,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持續性或間歇性咳嗽,有時伴有痰,還可能在體力活動后感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因此,CT檢查是診斷肺結節的重要方式。從CT特征來看,結節邊緣光滑多提示良性,不規則或有毛刺可能提示惡性。實性結節密度均勻,常見于良性病變,磨玻璃結節密度較低,可能提示早期肺癌,部分實性結節因成分復雜,需警惕惡性可能。胡洋提醒,肺結節有單發和多發之分,多發可能提示系統性疾病或感染,而單發就要警惕腫瘤的可能性了。

胡洋表示,隨訪對肺結節至關重要,定期隨訪能及時發現結節的微小變化,有助于早期診斷和治療,還能評估治療效果、調整治療計劃。目前,肺結節的隨訪主要采用定期CT或X光檢查,監測結節大小、形態和變化,并結合臨床癥狀評估結節性質。

“在查出肺結節后,大家不要慌張。一般來說,普通肺結節無需特殊治療。由細菌感染、真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的結節,都有針對性的治療藥物。若肺部惡性結節不慎發生轉移,或在手術后存在高危因素,可開展基因檢測以進行靶向藥配型。若靶向藥配型成功,可實施相應的靶向治療,針對EGFR基因突變和ALK基因突變,均有對應的藥物可用于治療。若配不上靶向藥,則可考慮進行化療。此外,放射治療、射頻消融、手術治療等方式也已廣泛應用在肺結節的治療中。”胡洋提醒,“治療后,患者需定期接受胸部CT復查,同時保持健康飲食、戒煙限酒、適當運動,助力肺部恢復和免疫力提升。”

飲食中的“陷阱”與“保護傘”

不良飲食習慣是誘發腫瘤的“隱形推手”。“以下這些日常飲食中的高危行為,正悄悄增加著多種腫瘤的發病風險。”陳薇介紹,“長期攝入高鹽食物是胃癌的重要誘因;過量食用紅肉與加工肉類與結直腸癌密切相關;高糖、高脂肪飲食雖不直接致癌,卻會通過誘發肥胖間接為乳腺癌、結腸癌、胰腺癌等多種腫瘤的發生創造有利條件;長期大量飲酒會顯著提升肝癌、食管癌、胃癌等消化系統腫瘤的發病幾率;此外,常吃過燙食物的習慣易損傷食道黏膜,增加食管癌風險。”

通過調整飲食結構能有效降低腫瘤風險,將健康主動權握在手中。陳薇介紹,足量蔬菜和水果攝入是基礎且有效的預防手段,它們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等抗氧化物質,能清除體內有害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同時,蔬果中的膳食纖維還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出有害物質,降低腸道腫瘤風險。攝入燕麥、糙米、玉米等全谷物是維護腸道健康、預防結直腸癌的重要舉措,建議將全谷物納入每日主食,替代部分精制米面。此外,適量食用魚、禽、蛋、豆類等優質蛋白,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力,從內在提升身體對抗腫瘤的能力。

吃動平衡拿捏每日能量“收支”

如今,“吃得多、動得少”成為許多人的生活常態,隨之而來的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健康問題日益凸顯。陳薇指出,“吃動平衡”是維持健康的核心法則。

吃動平衡的本質是能量平衡,即攝入的能量等于消耗的能量。陳薇介紹,飲食上要遵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每日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成人每日谷類200至300克(生重),蔬菜300至500克(深色蔬菜占一半)、水果200至350克,多選低GI食物。運動方面,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運動,2至3次全身抗阻訓練,每日5至10分鐘拉伸。此外,還可借助行為改變技巧,如制定“每周減重0.5千克”這類SMART目標,將“飯后散步10分鐘”綁定現有習慣,通過清理高熱量零食、用小號餐盤等調整環境。

編輯:何智康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