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始建于1935年,前身為上海普慈療養院,院址位于上海市西南郊區(現閔行區),由慈善家陸伯鴻集資建設,屬教會管理,是當時遠東最大、設備最完善的精神科專科醫院之一。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徐匯院區地處宛平南路600號,閔行院區地處滬閔路3210號,醫院占地約100畝,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是全國最早的三級甲等精神衛生專科醫院,擔負著全市精神衛生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心理咨詢/治療和對外學術交流等任務,是全國規模最大、業務種類最全、領銜學科最多的精神衛生機構;同時也是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精神衛生分中心、上海市精神衛生臨床質量控制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詢培訓中心、國家精神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世界衛生組織(WHO)精神衛生研究與培訓合作中心。
2006年5月,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成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科室齊全、技術力量雄厚,主要診治精神分裂癥、心境障礙、器質性精神障礙、兒童青少年及老年期精神障礙、神經癥性障礙等各類精神障礙患者及藥物依賴患者。中心設有普通精神科以及老年、康復、臨床心理、兒少、傳染、自愿戒毒等臨床科室。核定床位1878張,目前實際開放床位2141張。位于零陵路604號的上海市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心,主要為各類心理障礙患者及受心理困擾的來詢者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并開展多種心理治療。“上海市心理健康熱線(64383562)”是全國最早設立的熱線電話之一。從2008年12月起,與“上海市公共衛生公益電話(12320上海)”合并為“上海市心理援助熱線(上海12320-5)”,繼續為上海市民提供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健康促進服務。
上海市精神衛生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3月,設有藥物依賴、生化、遺傳、神經電生理、腦電影像、心理測量、臨床流行病學、兒少行為、心理咨詢與治療、司法精神醫學、精神護理、危機干預等14個研究室,主要從事精神醫學的臨床應用研究。近十余年來,榮獲國家級、省部級和局級科研成果獎共23項。
目前評為上海市醫學重點學科科室有:上海市精神疾病臨床醫學中心、老年精神醫學、預防精神醫學。中心作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同濟大學醫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的教學醫院,擁有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博士、碩士點、博士后工作站,應用心理學博士點。同時也是上海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的心理學教學、研究與實踐基地。作為WHO精神衛生研究與培訓合作中心之一,與世界各國的精神醫學界進行著廣泛的學術交流及科研合作。受衛生部委托,中心每年舉辦全國精神科醫師、護理進修班和研究進修班等繼續教育項目,培養了大批精神科醫療、護理骨干。心理咨詢與治療培訓中心為全國各地培訓高質量的心理咨詢師和心理治療師,已形成獨特的品牌。自2009年起,中心成為上海市首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科成立于1982年,是全國最早的老年精神醫學亞專科。1995評為上海市醫學領先專業和重點學科,1998年成立全國首個老年期癡呆中心,2009年評為上海交通大學首批19個專病診治中心之一,授牌上海交通大學阿爾茨海默病診治中心。2019年成為國家老年醫學臨床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
建科30余年來,臨床與基礎研究共進互補,共完成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和中外合作研究課題數十項(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和國家慢病專項課題各一項,國家新藥重大專項課題2項),國內外發表論文專著等1000余篇本。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次及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0余次。經過市醫學重點學科2個周期的建設和臨床臨床醫學中心建設,以老年期癡呆的臨床診斷和治療為研究重點,對老年期癡呆的診治水平國內領先。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診斷和防治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老年癡呆的流行病學研究曾被評為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992年)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993年),研究核心論文發表于美國神經病學學報(Ann.Neurology),被列為1993年中國作者單篇論文引用排行榜第9名。神經心理學診斷研究方面,在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等課題的支撐下,目前已經解決了非常基本而又關鍵的對AD、MCI和SA的認知功能缺損程度的界定問題,建立了中國常模。為進一步用神經心理及相關的多學科的方法進行AD的精準診斷和監測病程進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對AD的神經心理測驗與文化程度的關聯進行過系統的研究,提供了MMSE在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篩選分界值。腦影像學診斷研究方面,在國內最早開展AD和MCI的腦影像學橫斷面和預測癡呆研究,并在國內外發表了一系列高質量研究論文。在遺傳學研究方面,阿爾茨海默病的APOE危險基因和基因診斷芯片研究曾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近年圍繞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與治療干預開展了卓有成效工作,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2016年“阿爾茨海默病防治藥物的基礎和臨床藥理學研究”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17年“阿爾茨海默病靶標新藥的基礎和臨床研究以及早期干預策略”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9年“老年性癡呆的藥物和認知干預關鍵技術的建立及其轉化應用”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科自上世紀90年代起先后承擔國內外20余項藥物臨床研究。自2013年起牽頭承擔國家1類新藥石杉堿甲緩釋片(III期)、芬克羅酮(II期)、甘露寡糖二酸(II期、III期)、琥珀酸八氫氨吖啶片(II期、III期)的多中心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項目均進展順利或已完成。牽頭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國家1.2類新藥甘露寡糖二酸GV-971的III期臨床研究,全國共34家中心參加,已在2018年完成,于2019年11月2日獲得NMPA批準上市。GV-971是17年來首個成功上市的抗AD新藥。老年科目前正在牽頭國家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課題1.1類化藥琥珀八氫氨吖啶片III期注冊臨床試驗,全國共30家中心參加,計劃2020年底揭盲。(來源: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