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的白羊大地,山坡溝壑間滿是村民采摘野生栽麻花的身影。作為塞北高原特有的天然調味品,山西大同市左云縣依托這一綠色資源,通過“保護+加工+銷售”全鏈條培育,讓不起眼的野生栽麻花變身群眾增收的“金花朵”。

生態賦能:塞北好物成天然“增收源”

左云地處塞北高原,獨特的氣候與廣闊的土地為野生栽麻花(又稱栽栽面、山蔥花)提供了絕佳生長環境。這種常生于山坡、石縫間的野生植物,每到七八月便綻放粉白色小花,其鮮嫩莖葉是晉北百姓餐桌上的“調味靈魂”——拌涼菜、熗稀飯、煮面條皆可搭配,憑借純天然風味深受喜愛。

近年來,左云縣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野生栽麻花的數量與品質同步提高,為產業發展筑牢原料根基。每到采摘季,村民們便利用農事閑暇,三五成群上山采收,經晾曬后即可售賣,零成本投入就能實現“靠山增收”!安坏⒄`農活,動動手就能掙錢,如今這日子真舒心!”三屯鄉西溫窯村村民張秀蘭的話,道出了當地群眾的增收喜悅。

鏈條延伸:企業帶動打通“產銷路”

在左云縣,春田潤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為栽麻花產業升級的“主力軍”。作為深耕小雜糧精深加工的本土企業,該公司不僅將栽麻花納入加工體系,更搭建起“收購+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鏈:在各村設點收購村民晾曬好的栽麻花,經車間分解、包裝、賦碼后,以精美瓶裝推向市場;依托“大同好糧”公共區域品牌背書,通過抖音、小紅書等網絡平臺,讓左云栽麻花遠銷大同、太原、北京等城市。

“我們收了好多年,都是老朋友老主顧了!”公司負責人高崗介紹,左云野生栽麻花憑借優良品質,在外地市場口碑頗佳,“既要讓更多人嘗到家鄉味,更要讓老鄉們的腰包鼓起來!睋迕穹答仯衲暧晁渥,栽麻花長勢旺盛,不少人十來天就能靠售賣栽麻花收入兩千余元,野生資源的經濟價值得到充分釋放。

產業富民:小特產繪就“振興景”

從山間野草到餐桌美味,從零散售賣到品牌化輸出,左云縣在保護野生資源的前提下,讓栽麻花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輕騎兵”。這一產業不僅無需額外占用耕地,還能帶動村民靈活就業,實現“生態保護”與“民生增收”的雙贏。

如今,左云栽麻花已成為地域特色名片,其發展路徑也為各地提供啟示:立足本土資源稟賦,通過企業賦能延伸產業鏈,用市場化思維激活“小眾特產”的經濟潛力,就能讓“土寶貝”變成群眾增收的“金鑰匙”。未來,左云縣將繼續深耕特色產業,推動栽麻花等本土產品向更高附加值方向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活力。(曹苗苗)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