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時節,走進山西長治市沁縣定昌鎮煙立村省級谷子良種繁育基地,一株株谷苗隨風搖曳,茁壯成長。由山西沁州黃小米(集團)有限公司與山西農業大學谷子研究所合作共建的200畝新品種長治市級試驗示范展示推廣基地,迎來谷子出穗期。作為政企研協同推動谷子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基地集中承載著新品種試驗、種植示范、技術展示與推廣等功能。
今年以來,沁縣圍繞種子道地化,做優種業“芯片”的目標,與中國農科院、山西農業大學谷子研究所等頂尖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在定昌鎮東段莊、漳源鎮羅卜港、沁州黃鎮檀山有機示范基地,全面開展谷子全產業鏈科研攻關,包括新品種選育、引種試驗、測土配肥及高效栽培模式試驗,培育出更適合當地環境的優質高產谷子新品種,為沁州黃小米產業的持續升級提供品種支撐。目前,各示范點谷苗呈現良好長勢,為后續品種優化、技術落地及產業升級奠定了基礎。
規模化種植的推進,不僅讓分散土地實現連片高效利用,提高了土地資源利用率,也便于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同時加快了耕種、管護的機械化和智能化進程。沁縣在種植模式上推行“龍頭企業+科研團隊+村集體+基地+農戶”的合作機制,通過訂單、租賃、托管等方式流轉土地,由10個社會化服務主體和龍頭企業共同帶動,建設了20個規模化種植基地,面積達9000畝,逐步形成“連村成片、跨鎮成帶、集群成鏈”的發展格局,并推廣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等新技術。山西農大谷子研究所專家在沁縣實施的單產提升項目試驗面積5000畝,預計畝產可達600公斤,實現產量翻番。
山西沁州黃小米(集團)有限公司還引入幸福農法生態種植體系,建成了“六零”(零農藥、零化肥、零除草劑、零激素、零添加、零轉基因)有機基地40畝,打造“限量版”的高品質小米,進一步提升了沁州黃小米的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李玉娥)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