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澤大街西段愛情園(牛利敏 攝)

9月10日,迎澤大街西段正式通車。9月11日,記者從市園林局獲悉,經過143天的艱苦奮戰,該局高標準完成了迎澤大街西段的配套綠化工程,全面展現了太原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良好的城市風貌,為“三晉第一街”增光添彩。

此次迎澤大街西段改造,東起新晉祠路、西至春居路,全長4.3公里。同步實施春居南北路、前進路等8條相交的道路綠化。于4月20日進場,9月10日完工。完成綠化總面積14.32萬平方米,鋪裝面積3.75萬平方米,配置喬灌木79種、花卉53種,新增廊架、文化構件95組,構建起多層次、復合型的城市綠化體系。

據了解,配套綠化工程以“生態優先、全齡友好、文化賦能”為理念,圍繞四大板塊系統推進,打造精品工程:

綠植重塑,打造立體景觀。充分體現“大美至簡”設計思路,選用市樹國槐作為行道樹,點植紫葉李,下方鋪設草坪,端頭點綴花境;道路沿線配置127個坐凳、195個花箱、180個生態樹箱,構建三排行道樹的林蔭步道,形成了層層疊疊的綠色立體畫卷。

口袋公園,拓展綠色空間。新建、改造了澤峰園、稚趣園、愛情園等45個口袋公園,總面積9.5萬平方米,新增籃球場、乒乓球臺、兒童游樂設施、健身器材等,共39處,做到了“一園一品一特色”,市民入園享綠,可游憩、游樂、游玩,與東段38個口袋公園遙相呼應,總計83個口袋公園實現了全線“公園自由”,“300米見綠、500米入園”從圖紙照進現實。

設施更新,體現全齡友好。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聚焦市民休憩與出行需求,主干道沿線增設條石坐凳、圍樹坐凳、石桌石凳等,實現市民“抬眼有綠、落座有蔭”;安裝燈帶、地燈等照明設施,提升了夜間視覺舒適性與觀賞性。配套建成7227平方米、6035個自行車林蔭停車位,方便市民綠色出行;貫徹海綿城市理念,增設透水鋪裝、雨水花園等收集系統,提升城市韌性。

傳承文化,厚植精神力量。精心打造的廊架、文化構件,像跳動的音符,實現了文化的沉浸式體驗與傳播,如澤峰園,新增兒童攀爬、蹺蹺板等游樂設施,拓展老年活動空間,成為全齡共享、文化浸潤的城市新地標;愛情園,綠植環繞,繁花點綴,愛情小品星羅棋布,營造出溫馨浪漫的氛圍,成為愛情打卡的絕佳去處。這極大提升了迎澤大街的文化品位,增添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魅力。

改造后的迎澤大街,十里通衢貫東西,為群眾增添身邊的綠、眼前的美,進一步增強了廣大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劉曉亮)

編輯:尹琳岑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