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寶雞9月8日消息(記者陳鏘 侯凱奇)在寶雞市陳倉區慕儀鎮齊西村,齊葉葉是遠近聞名的種糧“能手”。數載耕耘,她從對農活“一籌莫展”的大學生,成長蛻變為陳倉區實惠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不僅自己種著800多畝地,還托管服務周邊3萬畝農田,成為當地農業現代化的帶頭人。
今年36歲的齊葉葉畢業于西安石油大學物流專業,曾在沿海物流企業擔任經理,2016年選擇返鄉務農。
然而,從都市回歸黃土地,“起初真的很難!饼R葉葉坦言,“農活不會干,有力氣也使不到點上!辈欢夹g帶來的挫折,以及村里人對“女娃吃不了苦”的議論,但倔強的她憑著一腔熱血開始了對土地的初探。
挫敗感很快襲來。一次,因誤將除草劑當殺蟲劑噴灑,給她帶來幾十萬元的慘重損失!皠傞_始種糧,小麥遇到風雨就大面積倒伏,心疼!边@些都曾讓她“倍感壓力”。
對家鄉農業的熱忱和年輕人特有的闖勁,最終點燃了她的激情。“就像突然間‘開竅’一樣,有一天突然感覺到,不能只是跟在后面干,得發揮自己的優勢!饼R葉葉回憶。她敏銳地意識到,不僅要種好地搞生產,還要善用新手段,搞宣傳、做農業短視頻。她將智能手機變成了“新農具”,短視頻成了傳播農業知識、破除傳統技術壁壘的利器。
同時,齊葉葉積極尋求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寶雞市農科院等單位緊密合作,通過不斷的田間“試驗-失敗-再試驗”,引進試種“秦農168”“西農226”等高產、抗倒伏小麥良種,以及“陜禾”系列玉米品種。
齊葉葉操作農用無人機(央廣網記者 侯凱奇 攝)
科技加持,改變了土地的樣貌。曾經低產倒伏的地塊,如今小麥畝產穩定在1200斤左右。合作社從創辦時的3臺農機,一路發展壯大到如今擁有自走式噴桿式噴霧機等75臺(套)現代化機械,全面淘汰了小、舊型號播種方式,全程機械化成為日常耕作方式。
自己的地種好了,齊葉葉更想著帶著鄉親們一起富。她將自己摸索出的實用技術,如測土測方肥等,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周邊農戶。
通過創新土地托管服務模式,她將良種良法推廣到更多農田,帶動服務區域糧食畝均增產超百斤。托管土地面積從最初的幾百畝擴展至3萬畝。作為省級高素質農民培訓講師,她主講的《小麥寬幅溝播技術要點》已培訓學員2300多人次。
如今,90后“新農人”齊葉葉完成了從“種地小白”到陳倉種糧大戶,再到帶動鄉親共同發展的蝶變。從種地“外行”到種糧“好把式”,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她贏得“陳倉區十佳高素質農民”等榮譽。受她影響,弟弟齊昆大學畢業后也選擇返鄉,如今是合作社里出色的“無人機飛手”和認證的高級職業農民。
廣袤農田是年輕人施展才華、實現價值的熱土!皣艺吆,專注做精糧食產業,才能把飯碗端得更牢!”現在,齊葉葉對種糧事業信心更足。她和無數新農人一道,依靠科技智慧和科學知識逐夢鄉村,成為推動農業規;C械化、科技化、現代化轉變的重要力量,正努力把中國飯碗端得更牢更穩。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