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9月12日消息(記者褚夫晴)9月11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主辦,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承辦的中醫康復工作培訓會在天津舉行。來自各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全國34家中醫康復中心建設單位等近200名骨干齊聚津門,共繪中醫康復高質量發展藍圖。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副司長邢超、醫政司綜合處處長張瑞,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任于春泉,天津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邱峰等領導嘉賓出席開幕式。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朱立國以及來自各省市的7名專家圍繞大會主題開展授課。會議通過院士領銜、專家聯動、案例解析的立體化教學,為現場學員提供了系統化、實戰化的能力提升方案。
會議現場(央廣網記者 褚夫晴 攝)
為強化培訓實效,本次培訓創新采用理論授課與實地參觀相結合的模式。參會人員集體參觀了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中醫康復中心,深入康復評估室、物理治療區、言語治療區等門診功能單元,了解康復患者初診評估、個性化治療方案制定流程及常用康復設備,通過現場觀摩、案例討論、流程演示等方式,切實將標準化建設規范轉化為可視化操作模板。培訓期間,參訓代表圍繞中醫康復服務網絡優化、跨學科協作機制創新等議題展開深度交流。這種“現場教學+案例復盤”的實訓模式,構建了“觀察-分析-實踐-優化”的能力提升閉環,有效促進先進經驗向實戰能力的轉化。
近年來,天津市建立了“1+21”三級中醫康復服務體系,成立天津中醫康復中心和21家中醫康復分中心,為中醫康復入家庭提供相應支撐。“在‘十五五’期間,我們會繼續實施中醫康復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著力于家醫康復能力提升、‘1+21’康復服務體系完善等,讓老百姓有更好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天津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副主任于春泉說道。

關注精彩內容